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展示了“Linux系统中tr命令怎么用”,内容简而易懂,条理清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疑惑,下面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研究并学习一下“Linux系统中tr命令怎么用”这篇文章吧。tr 转换,压缩,截短,删除字符 tr [option].....set1 [set2]参数: -d,--delete 删除字符串1中的字符,不进行转换。 -s,--squeeze-repeats 将重复出现字符串压缩为一个字符串。 -t,--truncate-set1 将字符串1的长度截成字符串2的长度。 -c,--complement 取字符串1的补集。要求字符集为ASCII。 --help 打印帮助。 --version 显示版主信息。转义字符如下: \NNN 字符的八进制码 \\ 反斜线 \a BELL响铃 \b 空格 \c 不打印新行符 \n 新行 \r 回车 \t 横向跳格 \v 坚向跳格字符模式: CHAR1-CHAR2 表示从字符CHAR1到CHAR2.如a-z,A-Z... [CHAR*] 表示一个或连续几个CHAR。 [CHAR*REPEAT] 表示REPEAT个数个CHAR。 [:alnum:] 表示所有字母和数字。 [:alpha:] 表示所有字母。 [:blank:] 表示横向空格。 [:cntrl:] 表示控制字符。 [:digit:] 表示所有数字。 [:graph:] 表示可打印字符,不包括空格。 [:lower:] 表示小写字母。 [:upper:] 表示大写字母。 [:print:] 表示可打印字符,包括空格。 [:xdigit:] 表示十六进制数字。 [=CHAR=] 表示CHAR例子:(1)去除oops.txt里面的重复的小写字符代码如下:tr -s "[a-z]"<oops.txt >result.txt(2)删除空行代码如下:tr -s "[\012]" < plan.txt 或 tr -s ["\n"] < plan.txt(3)有时需要删除文件中的^M,并代之以换行代码如下:tr -s "[\015]" "[\n]" < file 或 tr -s "[\r]" "[\n]" < file(4)大写到小写代码如下:cat a.txt |tr "[a-z]" "[A-Z]" >b.txt(5)删除指定字符一个星期的日程表。任务是从其中删除所有数字,只保留日期。日期有大写,也有小写格式。因此需指定两个字符范围[a-z]和[A-Z],命令tr -cs "[a-z][A-Z]" "[\012*]" 将文件每行所有不包含在[a-z]或[A-Z](所有希腊字母)的字符串放在字符串1中并转换为一新行。-s选项表明压缩所有新行, -c表明保留所有字母不动。原文件如下,后跟tr命令:代码如下:tr -cs "[a-z][A-Z]" "[\012*]" <diary.txt(6)转换控制字符 tr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转换控制字符,特别是从dos向UNIX下载文件时,忘记设置ftp关于回车换行转换的选项时更是如此。cat -v filename 显示控制字符。代码如下: cat -v stat.txt box aa^^^^^12^M apple bbas^^^^23^M ^Z猜想『^ ^ ^ ^ ^ ^』是tab键。每一行以Ctrl-M结尾,文件结尾Ctrl-Z,以下是改动方法。使用-s选项,查看ASCII表。^的八进制代码是136,^M是015,tab键是011,^Z是032 ,下面将按步骤完成最终功能。用tab键替换^ ^ ^ ^ ^ ^,命令为"\136" "[\011*]"。将结果重定向到临时工作文件stat.tmp代码如下:tr -s "[\136]" "[\011*]" <stat.txt >stat.tmp用新行替换每行末尾的^M,并用\n去除^Z,输入要来自于临时工作文件stat.tmp。代码如下:tr -s "[\015][\032]" "\n" <stat.tmp要删除所有的tab键,代之以空格,使用命令代码如下:tr -s "[\011]" "[\040*]" <input.file(7)替换passwd文件中所有冒号,代之以tab键,可以增加可读性代码如下:tr -s "[:]" "[\011]" < /etc/passwd 或 tr -s "[:]" "[\t]" < /etc/passwd(8)使路径具有可读性 如果用 echo $PATH 或者 echo $LD_LIBRARY_PATH 等类似的命令来显示路径信息的话,我们看到的将会是一大堆用冒号连接在一起的路径, tr命令可以把这些冒号转换为回车,这样,这些路径就具有很好的可读性了代码如下:echo $PATH | tr ":" "\n"(9)可以在vi内使用所有这些命令!只要记住:在tr命令前要加上您希望处理的行范围和感叹号 (!),如 1,$!tr -d '\t'(美元符号表示最后一行)。以上是“Linux系统中tr命令怎么用”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辰讯云资讯频道!...
本篇内容介绍了“怎么用Spark求数据的最大值”的有关知识,在实际案例的操作过程中,不少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吧!希望大家仔细阅读,能够学有所成!1: 以前用过hadoop从文件中读取数据求过最大值。现在用Spark来求最大值。由于spark的资料比较少所以搞了半天才弄完。我亲自测试在local状态下14750778条数据用了10秒。2:下载spark-0.9.1-bin-hadoop1并解压到F:\BigData (Spark可以再Windows上运行) 打开目录F:\BigData\spark-0.9.1-bin-hadoop1\assembly\target\scala-2.10把里面的spark-assembly_2.10-0.9.1-hadoop1.0.4.jar放到新建的工程里面就可以了。准备数据:新建一个data文件在里面输入如下内容:1,1,5.01,2,1.01,3,5.01,4,1.02,1,5.02,2,1.02,3,5.02,4,1.03,1,1.03,2,5.03,3,1.03,4,5.04,1,1.04,2,5.04,3,1.04,4,5.01,1,5.01,2,1.01,3,5.01,4,1.02,1,5.02,2,1.02,3,5.02,4,1.03,1,1.03,2,5.03,3,1.03,4,5.04,1,1.04,2,5.04,3,1.04,4,5.01,1,5.01,2,1.01,3,5.01,4,1.02,1,5.02,2,1.0数据之间用逗号分隔打开eclipse新建一个javaProject.在任意包中书写如下内容package com.spark.test;import java.util.Arrays;import java.util.regex.Pattern;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JavaDoubleRDD;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JavaRDD;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JavaSparkContext;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function.DoubleFunction;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function.FlatMapFunction;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function.Function2;public final class Max { private static final Pattern SPACE = Pattern.compi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spark安装目录 String spark_home = "F:\\BigData\\spark-0.9.1-bin-hadoop1"; // "local" 代表了本地运行模式 JavaSparkContext ctx = new JavaSparkContext("local", "JavaWordCount", spark_home, JavaSparkContext.jarOfClass(JavaWordCount.class)); // 加载文件 JavaRDD<String> lines = ctx .textFile( "E:\\workspace\\spark\\src\\com\\spark\\resource\\test.data", 1); // flatMap函数是把每一行根据分隔符把它变成多行。比如1,2,3 用逗号分隔用了flatMap后变成 // 1 // 2 // 3 .这一行的主要作用是把所有的数据放到JavaRDD里面 JavaRDD<String> words = lines .flatMap(new FlatMapFunction<String, String>() { @Override public Iterable<String> call(String s) { return Arrays.asList(SPACE.split(s)); } }); // 把JavaRDD<String>类型变成JavaDoubleRDD类型的 JavaDoubleRDD one = words.map(new DoubleFunction<String>()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call(String s) throws Exception { if (s.trim().length() == 0) { s = "0"; } return Double.parseDouble(s); } }); // 统计有多少条数据 System.out.println(one.count() + "%%%%%%%%"); // 求最大值.new Function2<Double, Double, Double>() // 函数的3个参数,第一个和第二个参数对应call函数里面的第一个参数和第二个参数。第3个参数代表call函数的返回值类型 Double max = one.rdd().reduce(new Function2<Double, Double, Double>()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call(Double i1, Double i2)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Math.max(i1, i2); } }); System.out.println(max); System.exit(0); }}“怎么用Spark求数据的最大值”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想了解更多行业相关的知识可以关注辰迅云网站,小编将为大家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实用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ervlet会话技术的示例分析,具有一定借鉴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大有收获,下面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一、cookie1、设置cookie,内容为时间Cookie cookie = new Cookie("LastAccessTime",System.currentTimeMillis()+""); cookie.setMaxAge(1*30*24*3600);//设置有效期1个月cookie.setPath("/项目名称");//访问整个项目都带cookie2、获得cookie信息Cookie cookies[] = request.getCookies();for(int i = 0;cookie!=null&&i<cookies.length;i++){ if(cookies[i].getName().equals("LastAccessTime")){ long cookieValues = Long.parseLong(cookies[i].getVlues());//将String转化为10进制Long型 Date date = new Date(cookieValues); response.getWrite().print(date); } }二、session(getSession()——>session30分钟未使用)1、设置session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session.setAttribute("name","哈哈哈哈");2、得到session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false);//只获取不创建String str = (String)session.getAttribute("name");3、session配置,配置时间<seeeion-config> <session-timeout>20</session-timeout> </session-config>4、session摧毁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session.invalidate();//session.removeAttribute("XXX");//移除某个session5、使用地址重写方式获得session,只有在cookie禁用下会重写request.getSession(); String url1 = response.encodingURL("需要重写的地址1"); String url2 = response.encodingURL("需要重写的地址2"); PrintWriter out = response.getWriter;out.print("<a href = '"+url1+"'>XXXX</a>");out.print("<a href = '"+url2+"'>YYYY</a>");三、客户端表单提交问题1、防止提交空密码<form action="/项目/xxx" method ="post" onsubmit="return dosubmit(this)"> 用户名:<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br/> 密码:<input type="password" name = "password"><br/>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form><script> function dosubmit(obj){ if(obj.category.value==''){ alter("请输入"); return false; } }</script>2、防止重复提交<form action="/项目/xxx" method ="post" onsubmit="return dosubmit()"> 用户名:<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br/> 密码:<input type="password" name = "password"><br/>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form><script> function dosubmit(){ var iscommitted = false; if(!iscommitted){ iscommitted = true;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script>感谢你能够认真阅读完这篇文章,希望小编分享的“Servlet会话技术的示例分析”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辰迅云,关注辰迅云资讯频道,更多相关知识等着你来学习!...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展示了“RabbitMQ的应用示例”,内容简而易懂,条理清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疑惑,下面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研究并学习一下“RabbitMQ的应用示例”这篇文章吧。虽然后台使用了读写分离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抗击高并发,但是如果并发量特别巨大时,主数据库不能同时处理高并发的请求,这时数据库容易宕机。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既能保证数据库正常运行,又能实现用户数据的入库操作?解决方案:引入rabbitMQ技术:说明:当数据库的访问压力过载时,这时会将过载以后的数据先保存到rabbitMQ中。其中的数据结构是队列的形式,先进先出。这时数据库从队列中取数据执行。一直到队列中的数据全部操作完成为止。RabbitMQ就是消息的中间件。RabbitMQ介绍:RabbitMQ性能分析:1.MSMQ:是微软的产品 应用于.net框架2.ActiveMQ:是apache的产品 做业务用图广泛3.RabbitQM:是爱立信的产品(早期手机生产厂商)基于erlang语言(函数式编程大数据 scala语言)4.ZeroMQ:大数据中应用广泛,缺点容易丢失数据.但是业务系统中使用率较少5.KafkaMQ:大数据项目中使用,50万/秒 现在主流5.RabbitMQ环境搭建:1.配置JDK:2.固定虚拟机IP地址:3.连接虚拟机:编辑文件跳转路径:Vim goCd /usr/local/src2.安装rabbitMQ:1.新建文件rabbitmq/usr/local/src/rabbitmq2.将安装文件导入3.安装rabbitMQ4.开启远程用户访问:将文件复制到指定目录下:cp /usr/share/doc/rabbitmq-server-3.6.1/rabbitmq.config.example /etc/rabbitmq/rabbitmq.config修改新复制的文件64行1.将%%去掉2.将,号去掉修改为:5.开启rabbitMQ:执行命令:rabbitmq-plugins enable rabbitmq_management表示启动成功6.开放端口15672和5672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15672 -j ACCEPT访问rabbitMQ的控制台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5672 -j ACCEPT程序连接rabbitMQ的端口或者关闭防火墙7.启动/停止服务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art 启动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op 停止service rabbitmq-server restart 重启8.远程登录:访问:http://192.168.154.137:15672/用户名和密码都是guest9.视图解析:10.建立管理员:11.构建虚拟主机:11.构建虚拟主机:6.rabbitMQ的工作模式:1.简单模式:p:proverder 生产者c:consumer 消费者红色部分:队列 先进先出原理说明:生产者负责向队列中添加消息.消费者负责消费队列中的消息.消费者通过监听器,实时监控消息队列.如果消息队列中有消息则消费,如果没有消息 则等待消息.2.测试代码:1.定义Connection1.1.定义生产者3.定义消费者:2.工作模式:原理说明:生产者为消息队列中生产消息,多个消费者争抢执行权利,谁抢到谁执行.实用场景:秒杀业务 抢红包等测试代码:3.发布订阅模式:x:exchange 交换机P:表示生产者C1-2:表示多个消费者原理说明:当生产者生产消息后,先将消息发往交换机.交换机再将消息发往订阅了当前消息的队列,再次有各个队列的消费者执行.类似于 广播定义消费者::4.路由模式:x:表示交换机 type=direct 表示路由路由模式中,需要定义路由key原理说明:1.当生产者发布消息时,会定义指定的路由key 例如 key:error2.这时交换机会根据路由key发往满足条件的队列中.如果队列中没有符合条件的路由key将不能执行该消息.5.主题模式:Type:topic 表示主题模式* (star) can substitute for exactly one word.# (hash) can substitute for zero or more words.有坑 效果一样7.订单实现RabbitMQ1.引入配置文件:classpath:jdbc.propertiesclasspath:env.properties /hp月n、 口山闰廷比二曰站叩四瞿二月当“习 classpath:rabbitmq.properties IUe> /value>" >2.引入生产者1.引入配置文件2.定义发送端3.发送端代码通过代码相rabbitmq中发送数据4.定义接收端:引入配置文件5.定义接收端:6.测试成功以上是“RabbitMQ的应用示例”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辰迅云资讯频道!...
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ActiveMQ消息队列技术融合Spring的示例分析,相信大部分人都还不怎么了解,因此分享这篇文章给大家参考一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大有收获,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一、业务逻辑我想在修改一个物品的状态时,同时发送广播,给对应的监听器去实现,此商品存储到solr中,同时通过网页静态模板生成一个当前物品的详情页面,此时用到了广播机制当我删除一个商品时,发送一个广播,给对应的监听器,同时删除solr中对应的物品。广播机制:必须要同时在线,才能接收我的消息使用消息中间件需要导入配置文件<?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amq="http://activemq.apache.org/schema/core" xmlns:jm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jms"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xsd"> <!-- 真正可以产生Connection的ConnectionFactory,由对应的 JMS服务厂商提供--> <bean id="targetConnectionFactory" class="org.apache.activemq.ActiveMQConnectionFactory"> <property name="brokerURL" value="tcp://192.168.200.128:61616"/> </bean> <!-- Spring用于管理真正的ConnectionFactory的ConnectionFactory --> <bean id="connectionFactory"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connection.SingleConnectionFactory"> <!-- 目标ConnectionFactory对应真实的可以产生JMS Connection的ConnectionFactory --> <property name="targetConnectionFactory" ref="targetConnectionFactory"/> </bean> <!-- Spring提供的JMS工具类,它可以进行消息发送、接收等 --> <bean id="jmsTemplate"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core.JmsTemplate"> <!-- 这个connectionFactory对应的是我们定义的Spring提供的那个ConnectionFactory对象 --> <property name="connectionFactory" ref="connectionFactory"/> </bean> <!-- 发布订阅模式, 商品导入索引库和生成静态页面 --> <bean id="topicPageAndSolrDestination" class="org.apache.activemq.command.ActiveMQTopic"> <!--将商品上架所有的商品的id发送到这个队列中--> <constructor-arg value="youlexuan_topic_page_solr"/> </bean> <!-- 点对点模式--> <bean id="queueSolrDeleteDestination" class="org.apache.activemq.command.ActiveMQQueue"> <!--将商品上架所有的商品的id发送到这个队列中--> <constructor-arg value="youlexuan_queue_solr_delete"/> </bean> </beans>发布广播:if ("1".equals(status)){ jmsTemplate.send(topicPageAndSolrDestination, new MessageCreator() { @Override public Message createMessage(Session session) throws JMSException { TextMessage textMessage = session.createTextMessage(String.valueOf(id)); return textMessage; } }); }监听器1,将当前商品存入solr中:操作solr的服务器配置文件<?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amq="http://activemq.apache.org/schema/core" xmlns:jm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jms"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xsd"> <!--产生Connection--> <bean id="targetConnectionFactory" class="org.apache.activemq.ActiveMQConnectionFactory"> <property name="brokerURL" value="tcp://192.168.200.128:61616"/> </bean> <!--spring 管理connectionFactory--> <bean id="connectionFactory"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connection.SingleConnectionFactory"> <property name="targetConnectionFactory" ref="targetConnectionFactory"/> </bean> <!--发布订阅模式 将数据导入solr 索引库--> <bean id="topicPageAndSolrDestination" class="org.apache.activemq.command.ActiveMQTopic"> <constructor-arg value="youlexuan_topic_page_solr"/> </bean> <!--发布订阅模式 消息监听容器 将数据导入solr 索引库--> <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listener.DefaultMessageListenerContainer"> <property name="connectionFactory" ref="connectionFactory" /> <property name="destination" ref="topicPageAndSolrDestination" /> <property name="messageListener" ref="pageAndSolrListener" /> </bean>#对应的用来监听执行往solr中保存库存的消息 <bean id="pageAndSolrListener" class="com.ghh.sellergoods.service.listener.ItemSearchListener"></bean> <!--点对点的模式 删除索引库--> <bean id="queueSolrDeleteDestination" class="org.apache.activemq.command.ActiveMQQueue"> <!--指定从这个队列中 接收下架商品的--> <constructor-arg value="youlexuan_queue_solr_delete"/> </bean> <!--点对点的模式 消息监听器 删除索引库--> <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listener.DefaultMessageListenerContainer"> <property name="connectionFactory" ref="connectionFactory" /> <property name="destination" ref="queueSolrDeleteDestination" /> <property name="messageListener" ref="itemDeleteListener" /> </bean> <bean id="itemDeleteListener" class="com.ghh.sellergoods.service.listener.ItemDeleteListener"></bean></beans>监听器类public class ItemSearchListener implements MessageListener { @Autowired private SearchService search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ItemDao itemDao; @Override public void onMessage(Message message) { //获取生产者发布的广播,往solr中添加库存列表 ActiveMQTextMessage atm = (ActiveMQTextMessage) message; try { //获取广播中的数据。 Long goodsId = Long.valueOf(atm.getText()); //通过传过来的商品id去查询库存表 ItemQuery query = new ItemQuery(); ItemQuery.Criteria criteria = query.createCriteria(); criteria.andGoodsIdEqualTo(goodsId); //查询对应商品id的库存表 List<Item> items = itemDao.selectByExample(query); //调用对应的方法,往solr中添加当前商品对应库存信息 searchService.importList(items); } catch (JM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监听器类2:配置文件<?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amq="http://activemq.apache.org/schema/core" xmlns:jm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jms"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xsd"> <!--产生Connection工厂类--> <bean id="targetConnectionFactory" class="org.apache.activemq.ActiveMQConnectionFactory"> <property name="brokerURL" value="tcp://192.168.200.128:61616"/> </bean> <!--spring管理工厂类--> <bean id="connectionFactory"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connection.SingleConnectionFactory"> <property name="targetConnectionFactory" ref="targetConnectionFactory"/> </bean> <!--发布订阅模式 生成页面--> <bean id="topicPageAndSolrDestination" class="org.apache.activemq.command.ActiveMQTopic"> <!--指定从这个队列上获取上架的商品id--> <constructor-arg value="youlexuan_topic_page_solr"/> </bean> <!--发布订阅模式 消息监听器 生成页面--> <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listener.DefaultMessageListenerContainer"> <property name="connectionFactory" ref="connectionFactory" /> <property name="destination" ref="topicPageAndSolrDestination" /> <property name="messageListener" ref="pageListener" /> </bean> <bean id="pageListener" class="com.ghh.core.service.listener.PageListener"></bean> </beans>监听器类2:生成静态网页模板public class PageListener implements MessageListener { @Autowired private CmsService cmsServic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Message(Message message) { ActiveMQTextMessage atm = (ActiveMQTextMessage) message; try { Long goodsId = Long.valueOf(atm.getText()); Map<String, Object> goodsData = cmsService.findGoodsData(goodsId); cmsService.createStaticPage(goodsId,goodsData);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点对点当我删除商品时,我需要对应的服务进行删除solr中库存信息,添加和删除使用的是同一个服务中,使用的是上面的配置文件//发布广播, @Autowired private ActiveMQTopic topicPageAndSolrDestination;//在修改的代码方法中来广播发布当前商品的idif (ids.length>0) { jmsTemplate.send(queueSolrDeleteDestination, new MessageCreator() { @Override public Message createMessage(Session session) throws JMSException { TextMessage textMessage = session.createTextMessage(String.valueOf(ids)); return textMessage; } }); }#执行删除solr中库存信息public class ItemDeleteListener implements MessageListener { @Autowired private SearchService searchServic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Message(Message message) { ActiveMQTextMessage atm = (ActiveMQTextMessage) message; try { Long goodsId = Long.valueOf(atm.getText()); searchService.deleteById(goodsId); } catch (JM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以上是“ActiveMQ消息队列技术融合Spring的示例分析”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辰迅云资讯频道!...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展示了“java中Mybatis映射属性、高级映射的示例分析”,内容简而易懂,条理清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疑惑,下面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研究并学习一下“java中Mybatis映射属性、高级映射的示例分析”这篇文章吧。映射文件的sql属性:id:标识符(一般都是dao层方法名)resultType:sql返回类型resultMap:放回的映射类型parameterType:参数类型useGeneratedKeys="true" keyProperty="id":执行完添加操作放回最后一次自增长id(备注:把对象添加完后,对象的id属性就自动有值了)resultMap高级映射:超类(类中类)association:<resultMap type="实体类类型" id="标识符"> <id property="id" column="id"/> <result property="实体类属性" column="数据库列"/> <association property="实体类中类对象属性" javaType="类中类的类型"> <result property="属性" column="数据库列"/> </association></resultMap>一对多:collection<resultMap type="实体类类型" id="标识符"> <id property="id" column="id"/> <result property="实体类属性" column="数据库列"/> <collection property="实体类集合对象" ofType="集合类型"> <result property="属性" column="数据库列"/> </collection></resultMap>以上是“java中Mybatis映射属性、高级映射的示例分析”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辰迅云资讯频道!...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退出docker容器的命令是什么”,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退出docker容器的命令是什么问题上存在疑惑,小编查阅了各式资料,整理出简单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对大家解答”退出docker容器的命令是什么”的疑惑有所帮助!接下来,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进入docker容器后如果退出容器,容器就会变成Exited的状态。如果要正常退出但不关闭容器,请按Ctrl+P+Q进行退出容器。docker退出容器命令exit离开容器,并关闭容器,这种好比要出门了,且要关灯,只有等下次重新启动该容器后,才会再次打开灯。Ctrl + p + q暂时离开容器,还会回来,这种好比临时出门,下楼拿快递就回来,此时状态容器状态还是 up 运行中。事实上,我们可以在启动容器的时候就进行配置,加入-d参数来启动容器,当然,这条命令仅限于启动全新的容器,启动关闭的容器是不可以的。docker run -d: 后台运行容器,并返回容器ID不过Docker容器在后台运行,必须要有一个前台进程,这里我们让容器有前台程序运行,就可以实现容器的-d 启动后存活。即便是有进程在后台运行,你进入了容器,输入exit退出,依然会终止容器的运行。到此,关于“退出docker容器的命令是什么”的学习就结束了,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理论与实践的搭配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快去试试吧!若想继续学习更多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辰迅云网站,小编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泛型编程基本概念的示例分析,具有一定借鉴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大有收获,下面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1.什么是泛型编程?比如说,我们如何实现一个通用的交换函数呢?int型、double型、char型的交换void Swap(int& left, int& right) { int temp = left; left = right; right = temp; } void Swap(double& left, double& right) { double temp = left; left = right; right = temp; } void Swap(char& left, char& right) { char temp = left; left = right; right = temp; } ......虽然我们可以使用函数重载来实现,但是有一下几个不好的地方:(1)重载的函数仅仅只是类型不同,代码的复用率比较低,当新类型出现时,就需要增加对应的函数。(2)代码的可维护性比较低,一个出错可能所有的重载均出错。泛型编程:编写与类型无关的通用代码,是代码复用的一种手段。模板是泛型编程的基础。包括函数模板和类模板。前面我们介绍的vector,list,map都是一种数据结构容器,容器本身的存储结构不同,各容器中存在的数据类型也可以不同。但我们在访问这些容器中数据时,拥有相同的方式。这种方式就叫做“泛型编程”,顾名思义,不同的类型采用相同的方式来操作。2.函数模板(1)函数模板概念函数模板代表了一个函数家族,该函数模板与类型无关,在使用时被参数化,根据实参类型产生函数的特定类型版本。(2)函数模板格式template<typename T1, typename T2,......,typename Tn> 返回值类型 函数名(参数列表){}//typename是用来定义模板参数关键字,也可以使用class(切记:不能使用struct代替class)template<typename T> void Swap(T& left , T& right) { T temp = left; left = right; right = temp; }(3)函数模板的原理函数模板是一个蓝图,它本身并不是函数,是编译器通过使用方式产生特定具体类型函数的模具。所以其实模板就是将本来应该我们做的重复的事情交给了编译器。在编译器编译阶段,对于函数模板的使用,编译器需要根据传入的实参类型来推演生成对应类型的函数以供调用。比如:当用double类型使用函数模板时,编译器通过对实参类型的推演,将T确定为double类型,然后产生一份专门处理double类型的代码,对于字符类型也是如此。(4)函数模板的实例化用不同类型的参数使用函数模板时,称为函数模板的实例化。模板参数实例化分为:隐式实例化和显式实例化。1)隐式实例化:让编译器根据实参推演模板参数的实际类型template<class T> T Add(const T& left, const T& right){ return left + right; }int main(){ int a1 = 10, a2 = 20; double d1 = 10.0, d2 = 20.0; Add(a1, a2); Add(d1, d2);/* Add(a1, d1); 该语句不能通过编译,因为在编译期间,当编译器看到该实例化时,需要推演其实参类型 通过实参a1将T推演为int,通过实参d1将T推演为double类型,但模板参数列表中只有一个T, 编译器无法确定此处到底该将T确定为int 或者 double类型而报错 注意:在模板中,编译器一般不会进行类型转换操作,因为一旦转化出问题,编译器就需要背黑锅 */// 此时有两种处理方式:1. 用户自己来强制转化 2. 使用显式实例化Add(a1, (int)d1);return 0; }2)显式实例化:在函数名后的<>中指定模板参数的实际类型int main(void){ int a = 10; double b = 20.0; // 显式实例化 Add<int>(a, b); return 0; //如果类型不匹配,编译器会尝试进行隐式类型转换,如果无法转换成功编译器将会报错。}(5)模板参数的匹配原则1)一个非模板函数可以和一个同名的模板函数同时存在,而且该函数模板还可以被实例化为这个非模板函数。int Add(int left, int right) // 专门处理int的加法函数{ return left + right; }template<class T> // 通用加法函数T Add(T left, T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void Test(){ Add(1, 2); // 与非模板函数匹配,编译器不需要特化 Add<int>(1, 2); // 调用编译器特化的Add版本}2)对于非模板函数和同名模板函数,如果其他条件都相同,在调动时会优先调用非模板函数而不会从该模板产生出一个实例。如果模板可以产生一个具有更好匹配的函数, 那么将选择模板。int Add(int left, int right) // 专门处理int的加法函数{ return left + right; }template<class T1, class T2> // 通用加法函数T1 Add(T1 left, T2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void Test(){ Add(1, 2); // 与非函数模板类型完全匹配,不需要函数模板实例化Add(1, 2.0); // 模板函数可以生成更加匹配的版本,编译器根据实参生成更加匹配的Add函数 }3.类模板(1)类模板的定义格式template<class T1, class T2, ..., class Tn>class 类模板名{ // 类内成员定义};// 动态顺序表// 注意:Vector不是具体的类,是编译器根据被实例化的类型生成具体类的模具template<class T>class Vector{public : Vector(size_t capacity = 10) : _pData(new T[capacity]) , _size(0) , _capacity(capacity) {}// 使用析构函数演示:在类中声明,在类外定义。 ~Vector(); void PushBack(const T& data); void PopBack();// ... size_t Size() {return _size;} T& operator[](size_t pos) { assert(pos < _size); return _pData[pos]; }private: T* _pData; size_t _size; size_t _capacity; };// 注意:类模板中函数放在类外进行定义时,需要加模板参数列表template <class T>Vector<T>::~Vector() { if(_pData) delete[] _pData; _size = _capacity = 0; }(2)类模板的实例化类模板实例化与函数模板实例化不同,类模板实例化需要在类模板名字后跟<>,然后将实例化的类型放在<>中即可,类模板名字不是真正的类,而实例化的结果才是真正的类。// Vector类名,Vector<int>才是类型Vector<int> s1; Vector<double> s2;感谢你能够认真阅读完这篇文章,希望小编分享的“C++泛型编程基本概念的示例分析”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辰迅云,关注辰迅云资讯频道,更多相关知识等着你来学习!...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展示了“Spring Cloud Alibaba Sidecar多语言微服务异构的示例分析”,内容简而易懂,条理清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疑惑,下面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研究并学习一下“Spring Cloud Alibaba Sidecar多语言微服务异构的示例分析”这篇文章吧。自 Spring Cloud Alibaba 2.1.1 版本后增加了 spring-cloud-alibaba-sidecar 模块作为作为一个代理的服务来间接性的让其他语言可以使用spring cloud alibaba等相关组件。通过与网关的来进行路由的映射,从而可以做到服务的获取,然后可以使用Ribbon间接性调用。如上图, Spring Cloud 应用 请求 sidercar 然后转发给其他语言的模块,优势是对于异构服务代码 零侵入,不需要直接根据 nacos 或其他注册中心 api 注册等使用入门构建其他语言接口服务基于go 写个简单的服务接口http://127.0.0.1:8089/sidecarpackage mainimport ( "encoding/json""fmt""log""net/http")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sidecar", sidecar) http.HandleFunc("/heath", health) log.Fatal(http.ListenAndServe(":8089", nil)) }func sidecar(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_, _ = fmt.Fprintf(w, "hello spring cloud alibaba sidecar") }func health(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w.Header().Set("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actuator := make(map[string]string) actuator["status"] = "UP"_ = json.NewEncoder(w).Encode(actuator) }构建 sidercar 应用增加 sidecar 依赖<dependency><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sidecar</artifactid><version>2.1.1.RELEASE</version></dependency>配置 application.ymlserver: port: 8088spring: cloud: nacos: discovery: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 application: name: go-provider# 配置异构服务sidecar: ip: localhost port: 8089 health-check-url: http://localhost:8089/health构建 nacos consumer应用application.ymlserver: port: 8087spring: cloud: nacos: discovery: server-addr: localhost:8848 application: name: nacos-consumerconsumer 逻辑@RestController@EnableDiscoveryClient@SpringBootApplicationpublic class NacosConsumer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NacosConsumerApplication.class, args); } @Bean @LoadBalanced public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Autowired private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GetMapping("/test") public String test() { return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http://go-provider/sidecar", String.class); } }测试使用访问spring cloud consumer 应用curl http://localhost:8087/test输出 go-provider应用hello spring cloud alibaba sidecar以上是“Spring Cloud Alibaba Sidecar多语言微服务异构的示例分析”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辰迅云行业资讯频道!...
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Linux的常用命令总结”,文中的讲解内容简单清晰,易于学习与理解,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来研究和学习“Linux的常用命令总结”吧!1.ls [选项] [目录名 | 列出相关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a 列出包括.a开头的隐藏文件的所有文件-A 通-a,但不列出"."和".."-l 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c 根据ctime排序显示-t 根据文件修改时间排序---color[=WHEN] 用色彩辨别文件类型 WHEN 可以是'never'、'always'或'auto'其中之一 白色:表示普通文件 蓝色:表示目录 绿色:表示可执行文件 红色:表示压缩文件 浅蓝色:链接文件 红色闪烁:表示链接的文件有问题 黄色:表示设备文件 灰色:表示其它文件2.mv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 目录或多个源文件 | 移动或重命名文件-b 覆盖前做备份-f 如存在不询问而强制覆盖-i 如存在则询问是否覆盖-u 较新才覆盖-t 将多个源文件移动到统一目录下,目录参数在前,文件参数在后eg: mv a /tmp/ 将文件a移动到 /tmp目录下 mv a b 将a命名为b mv /home/zenghao test1.txt test2.txt test3.txt3.cp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 目录或多个源文件 | 将源文件复制至目标文件,或将多个源文件复制至目标目录。-r -R 递归复制该目录及其子目录内容-p 连同档案属性一起复制过去-f 不询问而强制复制-s 生成快捷方式-a 将档案的所有特性都一起复制4.scp [参数] [原路径] [目标路径] | 在Linux服务器之间复制文件和目录-v 详细显示输出的具体情况-r 递归复制整个目录(1) 复制文件: 命令格式: scp local_file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older 或者 scp local_file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ile 或者 scp local_file remote_ip:remote_folder 或者 scp local_file remote_ip:remote_file 第1,2个指定了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需要输入用户密码,第1个仅指定了远程的目录,文件名字不变,第2个指定了文件名 第3,4个没有指定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第3个仅指定了远程的目录,文件名字不变,第4个指定了文件名 (2) 复制目录: 命令格式: scp -r local_folder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older 或者 scp -r local_folder remote_ip:remote_folder 第1个指定了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需要输入用户密码; 第2个没有指定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eg: 从 本地 复制到 远程 scp /home/daisy/full.tar.gz root@172.19.2.75:/home/root 从 远程 复制到 本地 scp root@/172.19.2.75:/home/root/full.tar.gz /home/daisy/full.tar.gz5.rm [选项] 文件 | 删除文件-r 删除文件夹-f 删除不提示-i 删除提示-v 详细显示进行步骤6.touch [选项] 文件 | 创建空文件或更新文件时间-a 只修改存取时间-m 值修改变动时间-r eg:touch -r a b ,使b的时间和a相同-t 指定特定的时间 eg:touch -t 201211142234.50 log.log -t time [[CC]YY]MMDDhhmm[.SS],C:年前两位7.pwd 查看当前所在路径8.cd 改变当前目录- :返回上次目录.. :返回上层目录回车 :返回主目录/ :根目录9.mkdir [选项] 目录… | 创建新目录-p 递归创建目录,若父目录不存在则依次创建-m 自定义创建目录的权限 eg:mkdir -m 777 hehe-v 显示创建目录的详细信息10.rmdir 删除空目录-v 显示执行过程-p 若自父母删除后父目录为空则一并删除11.rm [选项] 文件… | 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f 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给出提示-i 交互式删除-r 将列出的目录及其子目录递归删除-v 列出详细信息12.echo:显示内容-n 输出后不换行-e 遇到转义字符特殊处理 eg: echo "hehe" 显示hehe ehco -e "hehe" 显示he(换行了)he13.cat [选项] [文件]..| 一次显示整个文件或从键盘创建一个文件或将几个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n 编号文件内容再输出-E 在结束行提示$14.tac | 反向显示15.more | 按页查看文章内容,从前向后读取文件,因此在启动时就加载整个文件+n 从第n行开始显示-n 每次查看n行数据+/String 搜寻String字符串位置,从其前两行开始查看-c 清屏再显示-p 换页时清屏16.less | 可前后移动地逐屏查看文章内容,在查看前不会加载整个文件-m 显示类似于more命令的百分比-N 显示行号/ 字符串:向下搜索“字符串”的功能? 字符串:向上搜索“字符串”的功能n 重复前一个搜索(与 / 或 ? 有关)N 反向重复前一个搜索(与 / 或 ? 有关)b 向后翻一页d 向后翻半页17.nl [选项]… [文件]… | 将输出内容自动加上行号 -b -b a 不论是否有空行,都列出行号(类似 cat -n) -b t 空行则不列行号(默认) -n 有ln rn rz三个参数,分别为再最左方显示,最右方显示不加0,最右方显示加018.head [参数]… [文件]… | 显示档案开头,默认开头10行-v 显示文件名-c number 显示前number个字符,若number为负数,则显示除最后number个字符的所有内容-number/n (+)number 显示前number行内容,-n number 若number为负数,则显示除最后number行数据的所有内容19.tail [必要参数] [选择参数] [文件] | 显示文件结尾内容-v 显示详细的处理信息-q 不显示处理信息-num/-n (-)num 显示最后num行内容-n +num 从第num行开始显示后面的数据-c 显示最后c个字符-f 循环读取20.vi 编辑文件:w filename 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保存起来 :wq 保存并退出:q! 不保存而强制退出命令行模式功能键1)插入模式 按「i」切换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按"i"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件; 按「a」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目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 按「o」进入插入模式后,是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2)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 按「ESC」键。3)移动光标 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按数字「0」:移到文章的开头。 按「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 按「#l」:光标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如:5l,56l。4)删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 「#x」: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6个字符。 「X」:大写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d」: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行5)复制 「yw」: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yw」:复制#个字到缓冲区 「yy」: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 「#yy」:例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所有与"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与"p"配合才能完成复制与粘贴功能。6)替换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键为止。7)回复上一次操作 「u」:如果您误执行一个命令,可以马上按下「u」,回到上一个操作。按多次"u"可以执行多次回复。8)更改 「cw」:更改光标所在处的字到字尾处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个字9)跳至指定的行 「ctrl」+「g」列出光标所在行的行号。 「#G」:例如,「15G」,表示移动光标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21.which 可执行文件名称 | 查看可执行文件的位置,在PATH变量指定的路径中查看系统命令是否存在及其位置22.whereis [-bmsu] [BMS 目录名 -f ] 文件名| 定位可执行文件、源代码文件、帮助文件在文件系统中的位置-b 定位可执行文件。-m 定位帮助文件。-s 定位源代码文件。-u 搜索默认路径下除可执行文件、源代码文件、帮助文件以外的其它文件。-B 指定搜索可执行文件的路径。-M 指定搜索帮助文件的路径。-S 指定搜索源代码文件的路径。23.locate | 通过搜寻数据库快速搜寻档案-r 使用正规运算式做寻找的条件24.find find [PATH] [option] [action] | 在文件树种查找文件,并作出相应的处理选项与参数:1. 与时间有关的选项:共有 -atime, -ctime 与 -mtime 和-amin,-cmin与-mmin,以 -mtime 说明 -mtime n :n 为数字,意义为在 n 天之前的『一天之内』被更动过内容的档案; -mtime +n :列出在 n 天之前(不含 n 天本身)被更动过内容的档案档名; -mtime -n :列出在 n 天之内(含 n 天本身)被更动过内容的档案档名。 -newer file :file 为一个存在的档案,列出比 file 还要新的档案档名2. 与使用者或组名有关的参数: -uid n :n 为数字,这个数字是用户的账号 ID,亦即 UID -gid n :n 为数字,这个数字是组名的 ID,亦即 GID -user name :name 为使用者账号名称!例如 dmtsai -group name:name 为组名,例如 users ; -nouser :寻找档案的拥有者不存在 /etc/passwd 的人! -nogroup :寻找档案的拥有群组不存在于 /etc/group 的档案!3. 与档案权限及名称有关的参数: -name filename:搜寻文件名为 filename 的档案(可使用通配符) -size [+-]SIZE:搜寻比 SIZE 还要大(+)或小(-)的档案。这个 SIZE 的规格有: c: 代表 byte k: 代表 1024bytes。所以,要找比 50KB还要大的档案,就是『 -size +50k 』 -type TYPE :搜寻档案的类型为 TYPE 的,类型主要有: 一般正规档案 (f) 装置档案 (b, c) 目录 (d) 连结档 (l) socket (s) FIFO (p) -perm mode :搜寻档案权限『刚好等于』 mode的档案,这个mode为类似chmod的属性值,举例来说,-rwsr-xr-x 的属性为4755! -perm -mode :搜寻档案权限『必须要全部囊括 mode 的权限』的档案,举例来说, 我们要搜寻-rwxr--r-- 亦即 0744 的档案,使用-perm -0744,当一个档案的权限为 -rwsr-xr-x ,亦即 4755 时,也会被列出来,因为 -rwsr-xr-x 的属性已经囊括了 -rwxr--r-- 的属性了。 -perm +mode :搜寻档案权限『包含任一 mode 的权限』的档案,举例来 说,我们搜寻-rwxr-xr-x ,亦即 -perm +755 时,但一个文件属性为 -rw-------也会被列出来,因为他有 -rw.... 的属性存在!4. 额外可进行的动作: -exec command :command 为其他指令,-exec 后面可再接额外的指令来处理搜寻到的结果。 -print :将结果打印到屏幕上,这个动作是预设动作! eg: find / -perm +7000 -exec ls -l {} ; ,额外指令以-exec开头,以;结尾{}代替前面找到的内容 | xargs -i 默认的前面输出用{}代替 eg: find . -name "*.log" | xargs -i mv {} test425.grep ‘正则表达式’ 文件名 | 用正则表达式搜索文本,并把匹配的行打印出来-c 只输出匹配行的计数。-I 不区分大小写(只适用于单字符)。-l 只显示文件名-v 显示不包含匹配文本的所有行。-n 显示匹配行数据及其行号25.file | 判断文件类型26.gzip [-cdtv#] 檔名 | 压缩、解压缩,源文件都不再存在-d 进行解压缩-c 将压缩的数据输出到屏幕上-v :显示原档案/压缩文件案的压缩比等信息-# :压缩等级,-1最快,但压缩比最差,=9最慢,但压缩比最好27.gunzip | 解压缩28.bzip2 | 压缩、解压缩-d :解压-z :压缩-k :保留源文件-c :将压缩的过程产生的数据输出到屏幕上!-v :可以显示出原档案/压缩文件案的压缩比等信息;-# :与 gzip 同样的,都是在计算压缩比的参数, -9 最佳, -1 最快!29.bzcat 读取数据而无需解压30.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者目录 | 多个目录或档案打包、压缩成一个大档案主选项: -c 建立打包档案,可搭配 -v 来察看过程中被打包的档名(filename) -t 察看打包档案的内容含有哪些档名,重点在察看『档名』就是了; -x 解打包或解压缩的功能,可以搭配 -C (大写) 在特定目录解开辅选项: -j 透过 bzip2 的支持进行压缩/解压缩:此时档名最好为 *.tar.bz2 -z 透过 gzip 的支持进行压缩/解压缩:此时档名最好为 *.tar.gz -v 在压缩/解压缩的过程中,将正在处理的文件名显示出来! -f filename -f 后面要立刻接要被处理的档名! -C 目录 这个选项用在解压缩,若要在特定目录解压缩,可以使用这个选项。 --exclude FILE:在压缩打包过程中忽略某文件 eg: tar --exclude /home/zenghao -zcvf myfile.tar.gz /home/* /etc -p 保留备份数据的原本权限与属性,常用于备份(-c)重要的配置文件 -P(大写) 保留绝对路径,亦即允许备份数据中含有根目录存在之意;eg: 压 缩:tar -jcvf filename.tar.bz2 要被压缩的档案或目录名称 查 询:tar -jtvf filename.tar.bz2 解压缩:tar -jxvf filename.tar.bz2 -C 欲解压缩的目录31.exit 退出当前shell 32.logout 退出登录shell 33.shutdown -h now34.users 显示当前登录系统地用户35.who 登录在本机的用户与来源-H或--heading 显示各栏位的标题信息列。36.w 登录在本机的用户及其运行的程序-s 使用简洁格式列表,不显示用户登入时间,终端机阶段作业和程序所耗费的CPU时间。-h 不显示各栏位的标题信息列。37.write 给当前联机的用户发消息38.wall 给所有登录再本机的用户发消息39.last 查看用户的登陆日志40.lastlog 查看每个用户最后的登陆时间41.finger [选项] [使用者] [用户@主机] | 查看用户信息-s 显示用户的注册名、实际姓名、终端名称、写状态、停滞时间、登录时间等信息-l 除了用-s选项显示的信息外,还显示用户主目录、登录shell、邮件状态等信息,以及用户主目录下的.plan、.project和.forward文件的内容。-p 除了不显示.plan文件和.project文件以外,与-l选项相同42.hostname 查看主机名43.alias ii = “ls -l” | 添加别名44.unalias ii | 清除别名45.useradd [-u UID] [-g 初始群组] [-G 次要群组] [-c 说明栏] [-d 家目录绝对路径] [-s shell] 使用者账号名 | 新增用户-M 不建立用户家目录!(系统账号默认值)-m 建立用户家目录!(一般账号默认值)-r 建立一个系统的账号,这个账号的 UID 会有限制 -e 账号失效日期,格式为『YYYY-MM-DD』-D 查看useradd的各项默认值46.passwd | 修改密码-l 使密码失效-u 与-l相对,用户解锁-S 列出登陆用户passwd文件内的相关参数-n 后面接天数,shadow 的第 4 字段,多久不可修改密码天数-x 后面接天数,shadow 的第 5 字段,多久内必须要更动密码-w 后面接天数,shadow 的第 6 字段,密码过期前的警告天数-i 后面接『日期』,shadow 的第 7 字段,密码失效日期使用管道刘设置密码:echo "zeng" | passwd --stdin zenghao47.userdel 删除用户-r 用户文件一并删除48.chage [-ldEImMW] 账号名 | 修改用户密码的相关属性-l 列出该账号的详细密码参数;-d 后面接日期,修改 shadow 第三字段(最近一次更改密码的日期),格式YYYY-MM-DD-E 后面接日期,修改 shadow 第八字段(账号失效日),格式 YYYY-MM-DD-I 后面接天数,修改 shadow 第七字段(密码失效日期)-m 后面接天数,修改 shadow 第四字段(密码最短保留天数)-M 后面接天数,修改 shadow 第五字段(密码多久需要进行变更)-W 后面接天数,修改 shadow 第六字段(密码过期前警告日期)49.usermod [-cdegGlsuLU] username | 修改用户的相关属性-c 后面接账号的说明,即 /etc/passwd 第五栏的说明栏,可以加入一些账号的说明。-d 后面接账号的家目录,即修改 /etc/passwd 的第六栏;-e 后面接日期,格式是 YYYY-MM-DD 也就是在 /etc/shadow 内的第八个字段数据啦!-f 后面接天数为 shadow 的第七字段。-g 后面接初始群组,修改 /etc/passwd 的第四个字段,亦即是GID的字段!-G 后面接次要群组,修改这个使用者能够支持的群组-l 后面接账号名称。亦即是修改账号名称, /etc/passwd 的第一栏!-s 后面接 Shell 的实际档案,例如 /bin/bash 或 /bin/csh 等等。-u 后面接 UID 数字啦!即 /etc/passwd 第三栏的资料;-L 冻结密码-U 解冻密码50.id [username] | 查看用户相关的id信息,还可以用来判断用户是否存在51.groups 查看登陆用户支持的群组, 第一个输出的群组为有效群组52.newgrp 切换有效群组53.groupadd [-g gid] 组名 | 添加组-g 设定添加组的特定组id54.groupmod [-g gid] [-n group_name] 群组名 | 修改组信息-g 修改既有的 GID 数字-n 修改既有的组名55.groupdel [groupname] | 删除群组56.gpasswd | 群组管理员功能root管理员动作: -gpasswd groupname 设定密码 -gpasswd [-A user1,...] [-M user3,...] groupname -A 将 groupname 的主控权交由后面的使用者管理(该群组的管理员) -M 将某些账号加入这个群组当中 -gpasswd [-r] groupname -r 将 groupname 的密码移除群组管理员动作: - gpasswd [-ad] user groupname -a 将某位使用者加入到 groupname 这个群组当中 -d 将某位使用者移除出 groupname 这个群组当中57.chfn修改个人信息58.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ro 采用只读方式挂接设备-rw 采用读写方式挂接设备eg:mount /home/mydisk.iso /tmp/mnt 通过mnt访问mydisk内的内容59umount 取消挂载60.cut-b :以字节为单位进行分割。这些字节位置将忽略多字节字符边界,除非也指定了 -n 标志。-c :以字符为单位进行分割。-d :自定义分隔符,默认为制表符。-f :与-d一起使用,指定显示哪个区域。61.sort-n 依照数值的大小排序。-o<输出文件> 将排序后的结果存入指定的文件。-r 以相反的顺序来排序。-t<分隔字符> 指定排序时所用的栏位分隔字符。-k 选择以哪个区间进行排序。62.wc 统计指定文件中的字节数、字数、行数, 并将统计结果显示输出-l filename 报告行数-c filename 报告字节数-m filename 报告字符数-w filename 报告单词数63.uniq 去除文件中相邻的重复行-c或——count:在每列旁边显示该行重复出现的次数;-d或--repeated:仅显示重复出现的行列;-f<栏位>或--skip-fields=<栏位>:忽略比较指定的栏位;-s<字符位置>或--skip-chars=<字符位置>:忽略比较指定的字符;-u或——unique:仅显示出一次的行列;-w<字符位置>或--check-chars=<字符位置>:指定要比较的字符。64.set 显示环境变量和普通变量 65.env 显示环境变量 66.export 把普通变量变成环境变量 67.unset 删除一个环境变量aaa(){} 定义函数68.read-p 接提示字符-t 接等待的秒数69.declare、typeset-i 声明为整数-a 声明为数组-f 声明为函数-r 声明为只读70.ulimit 限制使用者的某些系统资源-f 此 shell 可以建立的最大档案容量 (一般可能设定为 2GB)单位为 Kbytes eg: ulimit -f 1024 限制使用者仅能建立 1MBytes 以下的容量的档案71.df [选项] [文件] | 显示指定磁盘文件的可用空间,如果没有文件名被指定,则所有当前被挂载的文件系统的可用空间将被显示-a 显示全部文件系统-h 文件大小友好显示-l 只显示本地文件系统-i 显示inode信息-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72.du [选项] [文件] | 显示每个文件和目录的磁盘使用空间-h 方便阅读的方式-s 只显示总和的大小73.ln [参数]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 某一个文件在另外一个位置建立一个同步的链接-s 建立软连接 -v 显示详细的处理过程74.diff [参数] [文件1或目录1] [文件2或目录2] | 比较单个文件或者目录内容-b 不检查空格字符的不同。-B 不检查空白行。-i 不检查大小写-q 仅显示差异而不显示详细信息eg: diff a b > parch.log 比较两个文件的不同并产生补丁75.date [参数]… [+格式] | 显示或设定系统的日期与时间%H 小时(以00-23来表示)。 %M 分钟(以00-59来表示)。 %P AM或PM。%D 日期(含年月日)%U 该年中的周数。date -s “2015-10-17 01:01:01″ //时间设定date +%Y%m%d //显示前天年月日date +%Y%m%d --date="+1 day/month/year" //显示前一天/月/年的日期date +%Y%m%d --date="-1 day/month/year" //显示后一天/月/年的日期date -d '2 weeks' 2周后的日期76.cal [参数] 月份] [年份] | 查看日历-1 显示当月的月历-3 显示前、当、后一个月的日历-m 显示星期一为一个星期的第一天-s (默认)星期天为第一天-j 显示当月是一年中的第几天的日历-y 显示当前年份的日历77.ps | 列出当前进程的快照a 显示所有的进程-a 显示同一终端下的所有程序e 显示环境变量f 显示进程间的关系-H 显示树状结构r 显示当前终端的程序T 显示当前终端的所有程序-au 显示更详细的信息-aux 显示所有包含其他使用者的行程 -u 指定用户的所有进程78.top [参数] | 显示当前系统正在执行的进程的相关信息,包括进程ID、内存占用率、CPU占用率等79.kill [参数] [进程号] | 杀死进程80.free [参数] | 显示linux系统中空闲的、已用的物理内存及swap内存,及被内核使用的buffer81.vmstat | 对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进程、CPU活动进行监控82.iostat [参数] [时间t] [次数n](每隔t时间刷新一次,最多刷新n次)| 对系统的磁盘操作活动进行监视,汇报磁盘活动统计情况,同时也会汇报出CPU使用情况-p[磁盘] 显示磁盘和分区的情况83.watch [参数] [命令] |重复执行某一命令以观察变化-n 时隔多少秒刷新-d 高亮显示动态变化84.at [参数] [时间] | 在一个指定的时间执行一个指定任务,只能执行一次HH:MM[am|pm] + number [minutes|hours|days|weeks] 强制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某时刻进行该项任务atq 查看系统未执行的任务atrm n 删除编号为n的任务at -c n 显示编号为n的任务的内容85.crontab | 定时任务调度file 载入crontab-e 编辑某个用户的crontab文件内容-l 显示某个用户的crontab文件内容-r 删除某个用户的crontab文件86.ifconfig [网络设备] [参数] | 查看和配置网络设备87.route | 显示和操作IP路由表88.ping [参数] [主机名或IP地址] | 测试与目标主机的连通性-q 只显示最后的结果89.netstat | 显示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90.telnet [参数] [主机] | 用于远程登录,采用明文传送报文,安全性不好91.rcp [参数] [源文件] [目标文件] | 远程文件拷贝-r 递归复制-p 保留源文件的属性usage: rcp –r remote_hostname:remote_dir local_dir92.wget [参数] [URL地址] | 直接从网络上下载文件-o FILE 把记录写到FILE文件中 eg : wget -O a.txt URLwget --limit-rate=300k URL 限速下载93.awk-F 分隔符 以分隔符分隔内容{} 要执行的脚本内容 eg:cat /etc/passwd |awk -F ':' '{print $1""$7}'94.sed 对数据行进行替换、删除、新增、选取等操作a 新增,在新的下一行出现c 取代,取代 n1,n2 之间的行 eg: sed '1,2c Hi' abd 删除i 插入,在新的上一行出现95.paste 合并文件,需确保合并的两文件行数相同-d 指定不同于空格或tab键的域分隔符-s 按行合并,单独一个文件为一行96.su [参数] user | 切换登陆-l 切换时连同环境变量、工作目录一起改变-c command 执行command变回原来的使用者97sudo | 以特定用户的权限执行特定命令-l 列出当前用户可执行的命令-u username#uid 以指定用户执行命令感谢各位的阅读,以上就是“Linux的常用命令总结”的内容了,经过本文的学习后,相信大家对Linux的常用命令总结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具体使用情况还需要大家实践验证。这里是辰迅云,小编将为大家推送更多相关知识点的文章,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