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动态代理的原理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相对应的分析和解答,希望可以帮助更多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小伙伴找到更简单易行的方法。JDK动态代理使用与原理底层解析java对设计模式--代理模式的实现,只能针对接口进行代理。代理模式:提供一个代理对象来持有目标对象的引用,通过对代理对象的操作可以达到操作目标对象的目的。使用代理模式主要是使用者不想或者不能直接操作目标对象,需要一个代理的中间对象来维持联系。例如Mybatis中Mapper接口并没有实现类,因此使用者不能直接操作实现类,所以会产生一个代理Mapper。又例如Spring AOP中的Bean,使用者想对Bean的使用进行增强或者其他处理,于是Spring需要返回一个的代理Bean来完成目的。一接口:public interface ITodo { void doString(String desc); }一实现:public class Todo implements ITodo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String(String desc) { System.out.println("doString: " + desc); } }目标,对接口的原有方法进行增强。实现方式:JDK动态代理一代理工具类:public class ProxyInstance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 代理目标,即被代理类 private Object target; // 代理类持有被代理类 public ProxyInstance(Object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 public <T> T getProxy(){ // 获取实例方式,这里使用newProxyInstance return (T) Proxy.newProxyInstance(target.getClass().getClassLoader(),target.getClass().getInterfaces(),this); } // 这里为代理的处理流程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proxy before"); Object obj=method.invoke(target,args); System.out.println("proxy after"); return obj; } }测试类: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开启保存代理中生成文件的代码 System.getProperties().put("sun.misc.ProxyGenerator.saveGeneratedFiles", "true"); ITodo todo = new ProxyInstance(new Todo()).getProxy(); todo.doString("------ nothing-------- "); } }控制台:proxy before doString: ------ nothing-------- proxy after通过控制台就可以看到接口原有的方法被增强了,方法执行之前和执行之后执行其他代码。这就是JDK的动态代理功能。JDK动态代理的使用组件:一接口、一实现、一代理工具类,并且需要遵循以下规则:代理工具类持有目标类作为参数传入代理工具类需要实现接口InvocationHandler代理类需要使用Proxy的构造方法获取实例一般使用newProxyInstance定义代理处理逻辑用于通过反射生成代理类的方法因此只能代理接口中已定义的方法接口的所有方法都会被重写为final类型用于加载新生成的代理类$Proxy{n}参数1: 类加载器参数2: 接口Class数组参数3: InvocationHandler接口实现类构造参数为被代理类实现的接口代理类调用的对象是Proxy类产生的实例,与被代理类不是一个对象每次调用都需要通过反射来调用代理工具类需要重写invoke方法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proxy为JDK生成的代理对象$Proxy{n}对象,因此是动态的,只存在于内存中Method为JDK例如反射获取的调用方法args为调用方法的参数因为该类是生成的,所有需要类加载器从新加载底层原理分析对上面的示例,查看其生成的代理类源码如下package com.sun.proxy;import cn.tinyice.demo.proxy.jdk.ITodo;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import java.lang.reflect.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 代理对象集成java.lang.reflect.Proxy并实现了被代理对象的父接口// 这里调整了方法位置,便于分析public final class $Proxy0 extends Proxy implements ITodo { private static Method m1; private static Method m2; private static Method m3; private static Method m0; static { // 需要对接口的equals、toString、hashCode和 目标方法进行重写,因此先获取原方法的运行时表示java.lang.reflect.Method try { m1 = Class.forName("java.lang.Object").getMethod("equals", Class.forName("java.lang.Object")); m2 = Class.forName("java.lang.Object").getMethod("toString"); m3 = Class.forName("cn.tinyice.demo.proxy.jdk.ITodo").getMethod("doString", Class.forName("java.lang.String")); m0 = Class.forName("java.lang.Object").getMethod("hashCode"); } catch (NoSuchMethodException var2) { throw new NoSuchMethodError(var2.getMessag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var3) { throw new NoClassDefFoundError(var3.getMessage()); } } // 构造器入参:InvocationHandler实例即代理类实例 public $Proxy0(InvocationHandler var1) throws { // 判断InvocationHandler不为空,然后赋给变量h super(var1); } // ----------------------------------------- 代理主要关注点: 目标方法 重写 ------------------------ public final void doString(String var1) throws { try { // super.h=InvocationHandler实例,调用其invoke方法,该方法为用户重写的方法 // 三个参数来源确定: proxy=this,method = target的method,args=参数的Object数组(发生类型转换) super.h.invoke(this, m3, new Object[]{var1}); } catch (RuntimeException | Error var3) { throw var3; } catch (Throwable var4)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var4); } } // ----- equals、toString、hashCode 重写,实质调用 InvocationHandler的对应方法------- public final boolean equals(Object var1) throws { try { return (Boolean)super.h.invoke(this, m1, new Object[]{var1}); } catch (RuntimeException | Error var3) { throw var3; } catch (Throwable var4)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var4); } } public final String toString() throws { try { return (String)super.h.invoke(this, m2, (Object[])null); } catch (RuntimeException | Error var2) { throw var2; } catch (Throwable var3)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var3); } } public final int hashCode() throws { try { return (Integer)super.h.invoke(this, m0, (Object[])null); } catch (RuntimeException | Error var2) { throw var2; } catch (Throwable var3)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var3); } } }源码部分主要分为四部分代理类定义:新生成的代理类定义为:public final class $Proxy0 extends Proxy implements ITodo {...},就是重新生成一个新的接口实现类,对原有实现类进行功能复制、增强。静态块初始化equals、hashCode、toString和原有实现类的方法equals、hashCode、toString这三个方法是Object方法,主要是验证Java对象的唯一性,与原来的实现类已经不是一个内存地址了以及其他操作。doString是原有实现类的方法构造方法传入InvocationHandlerInvocationHandler就是使用者编写的代码,这一步就是切入重写静态块中定义的所有方法所有被重写的方法都变为了final类型。所有的方法都调用了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因此这个invoke方法就是增强的核心方法。了解以上内容基本可以知道JDK动态代理的底层原理了。一句话:重写方法调用自定义的invoke来实现增强源码生成流程调用入口:获取代理类public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Class<?>[] 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 h)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 }核心代吗Class<?> cl = getProxyClass0(loader, intfs);↓proxyClassCache.get(loader, interfaces)proxyClassCache在Proxy类中静态定义private static final WeakCache<ClassLoader, Class<?>[], Class<?>> proxyClassCache = new WeakCache<>(new KeyFactory(), new ProxyClassFactory());proxyClassCache说明:WeakCache实例,一个弱引用缓存对象。存储结构如下,是 K,P,V三个对象存储ConcurrentMap<Object, ConcurrentMap<Object, Supplier<V>>>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该对象需要2个工厂类,一个用于生成subKey,一个用于生成valueKeyFactory、ProxyClassFactory 均为BiFunction<ClassLoader, Class<?>[], Object>,具有apply方法获取时和常规缓存使用方式一致,先通过key从缓存Map中获取,获取不到就去生成ConcurrentMap<Object, Supplier<V>。首次使用必是生成。Object subKey = Objects.requireNonNull(subKeyFactory.apply(key, parameter)); // 这里生成subKey用于缓存的keyfactory = new Factory(key, parameter, subKey, valuesMap); // 这个工厂是实现Supplier<V>Factory的get实现中调用valueFactory的apply即ProxyClassFactory // //#apply,并最终返回了valuevalue = Objects.requireNonNull(valueFactory.apply(key, parameter));subkey只是中间的关联变量,不需要关注,只需要关注value也就是代理类的生成。生成入口ProxyClassFactory#apply(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所有代理类的字节码定义都在该方法中:主要如下包名称确定:String proxyName = proxyPkg + proxyClassNamePrefix + num; // com.sun.proxy.+$Proxy+num --->com.sun.proxy.$Proxy0proxyPkg在接口的访问修饰符是public时=“com.sun.proxy“,否则=被代理类的包名proxyClassNamePrefix=”$Proxy“num为原子递增AtomicLong,与生成代理类的个数相关类字节码生成:接口访问修饰符 int accessFlags = Modifier.PUBLIC | Modifier.FINAL 即 public final非public接口会重写为final所有方法都是 public final类字节码文件生成:byte[] proxyClassFile = ProxyGenerator.generateProxyClass(proxyName, interfaces, accessFlags);类字节码加载到JVM:defineClass0(loader, proxyName, proxyClassFile, 0, proxyClassFile.length);此时新生成的代理类已经加载到JVM中去了类字节码文件生成代理字节码生成工具类 :ProxyGenerator// 是否生成文件属性读取private static final boolean saveGeneratedFiles = (Boolean)AccessController.doPrivileged(new GetBooleanAction("sun.misc.ProxyGenerator.saveGeneratedFiles"));public static byte[] generateProxyClass(final String var0, Class<?>[] var1, int var2) { // 构建对象 ProxyGenerator var3 = new ProxyGenerator(var0, var1, var2); // 生成字节码 final byte[] var4 = var3.generateClassFile(); // 是否生成文件 if (saveGeneratedFiles) { // 沙箱安全权限提升操作 AccessController.doPrivileged(new PrivilegedAction<Void>() { public Void run() { try { int var1 = var0.lastIndexOf(46); Path var2; if (var1 > 0) { Path var3 = Paths.get(var0.substring(0, var1).replace('.', File.separatorChar)); Files.createDirectories(var3); var2 = var3.resolve(var0.substring(var1 + 1, var0.length()) + ".class"); } else { var2 = Paths.get(var0 + ".class"); } Files.write(var2, var4, new OpenOption[0]); return null; } catch (IOException var4x) { throw new InternalError("I/O exception saving generated file: " + var4x); } } }); } return var4; } 字节码生成,忽略部分代码private byte[] generateClassFile() { // equals、toString、hashCode 重写 this.addProxyMethod(hashCodeMethod, Object.class); this.addProxyMethod(equalsMethod, Object.class); this.addProxyMethod(toStringMethod, Object.class); // 接口所有方法重写 Class[] var1 = this.interfaces; int var2 = var1.length; int var3; Class var4; for(var3 = 0; var3 < var2; ++var3) { var4 = var1[var3]; Method[] var5 = var4.getMethods(); int var6 = var5.length; for(int var7 = 0; var7 < var6; ++var7) { Method var8 = var5[var7]; this.addProxyMethod(var8, var4); } } // ... ignore ...}关于JDK动态代理的原理是什么问题的解答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如果你还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开,可以关注辰讯云资讯频道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如何使用私钥登录Linux系统,相信很多没有经验的人对此束手无策,为此本文总结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这篇文章希望你能解决这个问题。Linux 系统系统如何使用私钥登录?Linux服务器每次都要输入负责的密码,为了方便、安全登录Linux服务器,使用私钥公钥来登录。生成ssh公钥密钥对:#ssh-keygen -t rsa-t? rsa? ? 是指采用rsa加密方式的公钥/私钥对。-b? ? ? ? ? ?是指公钥/私钥对的长度,一般为1024,2048。默认为2048字节。进入/root/.ssh目录下:# cat id_rsa.pub >> authorized_keys# chmod 600 authorized_keys下载私钥 id_rsa,这样,便可以通过私钥来免密登录服务器了!PS: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在测试中,#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PermitEmptyPasswords no没有注释掉#,也能通过私钥登录。总结:在配置过程中,忘记cat id_rsa.pub >> authorized_keys,导致下载私钥之后也不能登录服务器。看完上述内容,你们掌握如何使用私钥登录Linux系统的方法了吗?如果还想学到更多技能或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辰讯云资讯频道,感谢各位的阅读!...
python的内存管理机制的原理是什么,相信很多没有经验的人对此束手无策,为此本文总结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这篇文章希望你能解决这个问题。1. 引用计数当一个python对象被引用时 其引用计数增加 1 ; 当其不再被变量引用时 引用计数减 1 ; 当对象引用计数等于 0 时, 对象被删除(引用计数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内存管理机制)2. 垃圾回收垃圾回收机制: ① 引用计数 , ②标记清除 , ③分带回收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也是一种垃圾收集机制, 而且也是一种最直观, 最简单的垃圾收集技术.当python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降为 0 时, 说明没有任何引用指向该对象, 该对象就成为要被回收的垃圾了.(如果出现循环引用的话, 引用计数机制就不再起作用了)标记清除 :如果两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都为 1 , 但是仅仅存在他们之间的循环引用,那么这两个对象都是需要被回收的, 也就是说 它们的引用计数虽然表现为非 0 , 但实际上有效的引用计数为 0 ,.所以先将循环引用摘掉, 就会得出这两个对象的有效计数.分带回收 : 从前面“标记-清除”这样的垃圾收集机制来看,这种垃圾收集机制所带来的额外操作实际上与系统中总的内存块的数量是相关的,当需要回收的内存块越多时,垃圾检测带来的额外操作就越多,而垃圾回收带来的额外操作就越少;反之,当需要回收的内存块越少时,垃圾检测就将比垃圾回收带来更少的额外操作。3.内存池内存池机制: python 中分为大内存和小内存: 256k为界限大内存使用malloc 进行分配小内存使用内存池是进行分配python的内存池金字塔:第3层: 最上层, 用户对python对象的直接操作第1层和第2层: 内存池, 有python 的 接口函数 PyMen_Malloc 实现, 若请求分配的内存在1 - 256字节之间就使用内存池进行分配, 调用malloc 函数分配内存, 但是每次只会分配 256 k 的内存. 不会调用free 函数释放内层. 将该内存块留在内存池中便下次使用第 0 层: 大内存 . 若请求分配的内存大于 256 k , malloc函数分配, free函数释放内存第 - 1 -2 层: 操作系统进行操作看完上述内容,你们掌握python的内存管理机制的原理是什么的方法了吗?如果还想学到更多技能或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辰讯云资讯频道,感谢各位的阅读!...
JavaScript中事件冒泡机制的原理是什么,相信很多没有经验的人对此束手无策,为此本文总结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这篇文章希望你能解决这个问题。DOM事件流(event flow )存在三个阶段:事件捕获阶段、处于目标阶段、事件冒泡阶段,事件冒泡顺序是由内到外进行事件传播,事件冒泡是由IE开发团队提出来的,即事件开始时由最具体的元素(文档中嵌套层次最深的那个节点)接收,然后逐级向上传播。听了简介介绍之后,您可能不理解,所以举个例子:<html><head><title>js事件冒泡测试</title></head><body><div id='content' onclick='alert("content")'><div id='div' onclick='alert("div");'><ul onclick='alert("ul");'><li onclick='alert("li");'>test</li></ul></div></div></body></html>点击test页签,会依次执行li的onclick、ul的onclick、div的onclick,content的onclick,从内到外执行,所以这个就是冒泡事件的简单例子最近也遇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就去网上搜索资料,简单学习一下,就是点击一个按钮的时候,竟然触发了两次,通过排查,发现了冒泡机制导致的,解决方法是禁用事件冒泡机制w3c的方法是e.stopPropagation(),IE则是使用e.cancelBubble = true$(element).click(function(e){ e.stopPropagation();//ie e.cancelBubble = true});当然除了冒泡机制会导致onclick被调用两次外,事件被绑定2次的情况也有可能,解决方法是解除事件,然后再绑定$(element).unbind('click').click(function() { // todo })看完上述内容,你们掌握JavaScript中事件冒泡机制的原理是什么的方法了吗?如果还想学到更多技能或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辰讯云资讯频道,感谢各位的阅读!...
JavaScript中对象原型链的原理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相对应的分析和解答,希望可以帮助更多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小伙伴找到更简单易行的方法。对象的创建方式有三种:一、使用字面量直接创建。二、基于原型链创建。分析上图,要点如下:1.可以new运算符新建对象,foo为自定义函数,即是对象。2.可以设置foo.prototype上的属性。3.变量z在原型链上,为foo.prototype的属性,并非obj的自有属性。4.原型链为obj->foo.prototype->Object.prototype->null。分析上图,要点如下:1.若定义与原型链上同名的变量,则不会覆盖原型链上的变量,而是在对象本身新增副本。2.delete运算符不会影响原型链上已有的变量,只会删除对象自身的属性。三、使用Object.create创建。1.Object.create是基于传入的参数产生新的对象,并且入参会成为其原型链上的一部分。2.Object.create(null)创建的对象直接指向null。关于JavaScript中对象原型链的原理是什么问题的解答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如果你还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开,可以关注辰讯云资讯频道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vue数据响应式的原理是什么,小编觉得挺实用的,因此分享给大家学习,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获,话不多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vue2.0数据响应式原理对象Obect.defineproperty 定义对象的属性mjmdefineproperty 其实不是核心的为一个对象做数据双向绑定,而是去给对象做属性标签,设置一系列操作权限,只不过属性里的get和set实现了响应式var ob = { a: 1, b: 2}//1-对象 2-属性 3-对于属性的一系列配置Object.defineProperty(ob, 'a' , { //a对象则是ob的绝对私有属性,,默认都是true writable: false, enumerable: false, configurable: false}) ob.a = 3console.log(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ob, 'a'))console.log(ob.a) //1var ob = { a: 1, b: 2}//1-对象 2-属性 3-对于属性的一系列配置/** * vue双向数据绑定 * 给ob的a属性设置get/set方法,则获取ob的a时,会触发get方法,设置ob的a时,会触发set方法 */Object.defineProperty(ob, 'a' , { //a对象则是ob的绝对私有属性,,默认都是true get: function(){ console.log('a- get') }, set: function(){ console.log('a- set') } }) ob.a = 3console.log(ob.a) [object Object]//正常用法,,,使用中转,不优雅var ob = { a: 1, b: 2}//1-对象 2-属性 3-对于属性的一系列配置/** * vue双向数据绑定 * 给ob的a属性设置get/set方法,则获取ob的a时,会触发get方法,设置ob的a时,会触发set方法 */var _value = ob.a //_value 作为一个中转Object.defineProperty(ob, 'a' , { //a对象则是ob的绝对私有属性,,默认都是true get: function(){ console.log('a- get') return _value; }, set: function(newValue){ console.log('a- set') _value = newValue; } }) ob.a = 3console.log(ob.a) //get方法必须return ,否则返回undefineddefineProperty 定义的get和set是对象的属性,那么数组怎么办? 做了个装饰者模式/** * 概述 Object.create() 方法创建一个拥有指定原型和若干个指定属性的对象。 * 被创建的对象继承另一个对象的原型,在创建新对象时可以指定一些属性。 * 语法 Object.create(proto, [ propertiesObject ]) *///数组 -- 做了个装饰者模式var arraypro = Array.prototype;var arrob = Object.create(arraypro)var arr = ['push', 'pop', 'shift']; //枚举这三个,vue中还有其他arr.forEach((method, index)=>{ arrob[method] = function(){ var ret = arraypro[method].apply(this,arguments); dep.notify(); } })vue3.0数据响应式原理 - ProxyProxy对象用于定义基本操作的自定义行为 ,用于修改某些操作的默认行为,等同于在语言层面做出修改,所以属于一种“元编程”(meta programming),即对编程语言进行编程。 和defineProperty类似,功能几乎一样,但是用法不同为什么要是用Procy? 1、defineProperty只能监听某个属性,不能对全对象监听 2、所以可以省去 for in 提升效率 3、可以监听数组,不用再去单独对数组做特异性操作改造的observer: vue.prototype.observer = function(obj){ //注册get/set监听 var self = this; this.$data = new Proxy(this.$data, { get: function(target, key, receiver){ return target[key] }, set: function(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return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 return target[key] = value target[key] = value; self.render(); } }) }Proxy 用途 -- 校验类型 -- 真正的私有变量Diff算法和virtua doml//1-对象 2-属性 3-对于属性的一系列配置以上就是vue数据响应式的原理是什么,小编相信有部分知识点可能是我们日常工作会见到或用到的。希望你能通过这篇文章学到更多知识。更多详情敬请关注辰讯云资讯频道。...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Linux中SYN攻击的原理是什么,小编觉得挺实用的,因此分享给大家学习,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获,话不多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SYN攻击原理:TCP在传递数据前需要经过三次握手,SYN攻击的原理就是向服务器发送SYN数据包,并伪造源IP地址。服务器在收到SYN数据包时,会将连接加入backlog队列,并向源IP发送SYN-ACK数据包,并等待ACK数据包,以完成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由于源IP地址是伪造的不存在主机IP,所以服务器无法收到ACK数据包,并会不断重发,同时backlog队列被不断被攻击的SYN连接占满,导致无法处理正常的连接。SYN攻击的应对措施针对SYN攻击的几个环节,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方式1:减少SYN-ACK数据包的重发次数(默认是5次):代码如下:sysctl -w 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3sysctl -w net.ipv4.tcp_syn_retries=3方式2:使用SYN Cookie技术:代码如下:sysctl -w net.ipv4.tcp_syncookies=1方式3:增加backlog队列(默认是1024):代码如下:sysctl -w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2048方式4:限制SYN并发数:代码如下:iptables -A INPUT -p tcp --syn -m limit --limit 1/s -j ACCEPT --limit 1/s以上就是Linux中SYN攻击的原理是什么,小编相信有部分知识点可能是我们日常工作会见到或用到的。希望你能通过这篇文章学到更多知识。更多详情敬请关注辰讯云资讯频道。...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怎么在WebAssembly中写 “Hello World”,具有一定借鉴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大有收获,下面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通过这个分步教程,开始用人类可读的文本编写 WebAssembly。WebAssembly 是一种字节码格式,几乎所有的浏览器 都可以将它编译成其宿主操作系统的机器代码。除了 JavaScript 和 WebGL 之外,WebAssembly 还满足了将应用移植到浏览器中以实现平台独立的需求。作为 C++ 和 Rust 的编译目标,WebAssembly 使 Web 浏览器能够以接近原生的速度执行代码。当谈论 WebAssembly 应用时,你必须区分三种状态:源码(如 C++ 或 Rust): 你有一个用兼容语言编写的应用,你想把它在浏览器中执行。WebAssembly 字节码: 你选择 WebAssembly 字节码作为编译目标。最后,你得到一个 .wasm 文件。机器码(opcode): 浏览器加载 .wasm 文件,并将其编译成主机系统的相应机器码。WebAssembly 还有一种文本格式,用人类可读的文本表示二进制格式。为了简单起见,我将其称为 WASM-text。WASM-text 可以比作高级汇编语言。当然,你不会基于 WASM-text 来编写一个完整的应用,但了解它的底层工作原理是很好的(特别是对于调试和性能优化)。本文将指导你在 WASM-text 中创建经典的 “Hello World” 程序。创建 .wat 文件WASM-text 文件通常以 .wat 结尾。第一步创建一个名为 helloworld.wat 的空文本文件,用你最喜欢的文本编辑器打开它,然后粘贴进去:(module ;; 从 JavaScript 命名空间导入 (import "console" "log" (func $log (param i32 i32))) ;; 导入 log 函数 (import "js" "mem" (memory 1)) ;; 导入 1 页 内存(64kb) ;; 我们的模块的数据段 (data (i32.const 0) "Hello World from WebAssembly!") ;; 函数声明:导出 helloWorld(),无参数 (func (export "helloWorld") i32.const 0 ;; 传递偏移 0 到 log i32.const 29 ;; 传递长度 29 到 log(示例文本的字符串长度) call $log ))WASM-text 格式是基于 S 表达式的。为了实现交互,JavaScript 函数用 import 语句导入,WebAssembly 函数用 export 语句导出。在这个例子中,从 console 模块中导入 log 函数,它需要两个类型为 i32 的参数作为输入,以及一页内存(64KB)来存储字符串。字符串将被写入偏移量 为 0 的数据段。数据段是你的内存的叠加投影overlay,内存是在 JavaScript 部分分配的。函数用关键字 func 标记。当进入函数时,栈是空的。在调用另一个函数之前,函数参数会被压入栈中(这里是偏移量和长度)(见 call $log)。当一个函数返回一个 f32 类型时(例如),当离开函数时,一个 f32 变量必须保留在栈中(但在本例中不是这样)。创建 .wasm 文件WASM-text 和 WebAssembly 字节码是 1:1 对应的,这意味着你可以将 WASM-text 转换成字节码(反之亦然)。你已经有了 WASM-text,现在将创建字节码。转换可以通过 WebAssembly Binary Toolkit(WABT)来完成。从该链接克隆仓库,并按照安装说明进行安装。建立工具链后,打开控制台并输入以下内容,将 WASM-text 转换为字节码:wat2wasm helloworld.wat -o helloworld.wasm你也可以用以下方法将字节码转换为 WASM-text:wasm2wat helloworld.wasm -o helloworld_reverse.wat一个从 .wasm 文件创建的 .wat 文件不包括任何函数或参数名称。默认情况下,WebAssembly 用它们的索引来识别函数和参数。编译 .wasm 文件目前,WebAssembly 只与 JavaScript 共存,所以你必须编写一个简短的脚本来加载和编译 .wasm 文件并进行函数调用。你还需要在 WebAssembly 模块中定义你要导入的函数。创建一个空的文本文件,并将其命名为 helloworld.html,然后打开你喜欢的文本编辑器并粘贴进去:<!DOCTYPE html><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Simple template</title> </head> <body> <script> var memory = new WebAssembly.Memory({initial:1}); function consoleLogString(offset, length) { var bytes = new Uint8Array(memory.buffer, offset, length); var string = new TextDecoder('utf8').decode(bytes); console.log(string); }; var importObject = { console: { log: consoleLogString }, js : { mem: memory } }; WebAssembly.instantiateStreaming(fetch('helloworld.wasm'), importObject) .then(obj => { obj.instance.exports.helloWorld(); }); </script> </body></html>WebAssembly.Memory(...) 方法返回一个大小为 64KB 的内存页。函数 consoleLogString 根据长度和偏移量从该内存页读取一个字符串。这两个对象作为 importObject 的一部分传递给你的 WebAssembly 模块。在你运行这个例子之前,你可能必须允许 Firefox 从这个目录中访问文件,在地址栏输入 about:config,并将 privacy.file_unique_origin 设置为 true:Firefox setting注意: 这样做会使你容易受到 CVE-2019-11730 安全问题的影响。现在,在 Firefox 中打开 helloworld.html,按下 Ctrl+K 打开开发者控制台。Debugger output感谢你能够认真阅读完这篇文章,希望小编分享的“怎么在WebAssembly中写 “Hello World””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辰讯云,关注辰讯云资讯频道,更多相关知识等着你来学习!...
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Netty中异步模型的示例分析的内容。小编觉得挺实用的,因此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Netty 的异步模型说起 Netty 的异步模型,我相信大多数人,只要是写过服务端的话,都是耳熟能详的,bossGroup 和 workerGroup 被 ServerBootstrap 所驱动,用起来简直是如虎添翼。再加上各种配置化的 handler 加持,组装起来也是行云流水,俯拾即是。但是,任何一个好的架构,都不是一蹴而就实现的,那她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①经典的多线程模型此模型中,服务端起来后,客户端连接到服务端,服务端会为每个客户端开启一个线程来进行后续的读写操作。客户端少的时候,整体性能和功能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客户端非常多的时候,线程的创建将会导致内存的急剧飙升从而导致服务端的性能下降,严重者会导致新客户端连接不上来,更有甚者,服务器直接宕机。此模型虽然简单,但是由于其简单粗暴,所以难堪大用,建议在写服务端的时候,要彻底的避免此种写法。②经典的 Reactor 模型由于多线程模型难堪大用,所以更好的模型一直在研究之中,Reactor 模型,作为天选之子,也被引入了进来,由于其强大的基于事件处理的特性,使得其成为异步模型的不二之选。Reactor 模型由于是基于事件处理的,所以一旦有事件被触发,将会派发到对应的 event handler 中进行处理。所以在此模型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参与者,列举如下:Reactor:主要用来将 IO 事件派发到相对应的 handler 中,可以将其想象为打电话时候的分发总机,你先打电话到总机号码,然后通过总机,你可以分拨到各个分机号码。Handlers:主要用来处理 IO 事件相关的具体业务,可以将其想象为拨通分机号码后,实际上为你处理事件的员工。上图为 Reactor 模型的描述图,具体来说一下:Initiation Dispatcher 其实扮演的就是 Reactor 的角色,主要进行 Event Demultiplexer,即事件派发。而其内部一般都有一个 Acceptor,用于通过对系统资源的操纵来获取资源句柄,然后交由 Reactor,通过 handle_events 方法派发至具体的 EventHandler 的。Synchronous Event Demultiplexer 其实就是 Acceptor 的角色,此角色内部通过调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资源操作。比如说,假如客户端连接上来,那么将会获得当前连接,假如需要删除文件,那么将会获得当前待操作的文件句柄等等。这些句柄实际上是要返回给 Reactor 的,然后经由 Reactor 派发下放给具体的 EventHandler。Event Handler 这里,其实就是具体的事件操作了。其内部针对不同的业务逻辑,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比如说,鉴权 EventHandler 会检测传入的连接,验证其是否在白名单,心跳包 EventHanler 会检测管道是否空闲。业务 EventHandler 会进行具体的业务处理,编解码 EventHandler 会对当前连接传输的内容进行编码解码操作等等。由于 Netty 是 Reactor 模型的具体实现,所以在编码的时候,我们可以非常清楚明白的理解 Reactor 的具体使用方式,这里暂时不讲,后面会提到。由于 Doug Lea 写过一篇关于 NIO 的文章,整体总结的极好,所以这里我们就结合他的文章来详细分析一下 Reactor 模型的演化过程。上图模型为单线程 Reator 模型,Reactor 模型会利用给定的 selectionKeys 进行派发操作,派发到给定的 handler。之后当有客户端连接上来的时候,acceptor 会进行 accept 接收操作,之后将接收到的连接和之前派发的 handler 进行组合并启动。上图模型为池化 Reactor 模型,此模型将读操作和写操作解耦了出来,当有数据过来的时候,将 handler 的系列操作扔到线程池中来进行,极大的提到了整体的吞吐量和处理速度。上图模型为多 Reactor 模型,此模型中,将原本单个 Reactor 一分为二,分别为 mainReactor 和 subReactor。其中 mainReactor 主要进行客户端连接方面的处理,客户端 accept 后发送给 subReactor 进行后续处理处理。这种模型的好处就是整体职责更加明确,同时对于多 CPU 的机器,系统资源的利用更加高一些。从 Netty 写的 server 端,就可以看出,boss worker group 对应的正是主副 Reactor。之后 ServerBootstrap 进行 Reactor 的创建操作,里面的 group,channel,option 等进行初始化操作。而设置的 childHandler 则是具体的业务操作,其底层的事件分发器则通过调用 Linux 系统级接口 epoll 来实现连接并将其传给 Reactor。石中剑 Netty 强悍的原理(JNI)Netty 之剑之所以锋利,不仅仅因为其纯异步的编排模型,避免了各种阻塞式的操作,同时其内部各种设计精良的组件,终成一统。且不说让人眼前一亮的缓冲池设计,读写标随心而动,摒弃了繁冗复杂的边界检测,用起来着实舒服之极。原生的流控和高低水位设计,让流速控制真的是随心所欲,铸就了一道相当坚固的护城河。齐全的粘包拆包处理方式,让每一笔数据都能够清晰明了;而高效的空闲检测机制,则让心跳包和断线重连等设计方案变得如此俯拾即是。上层的设计如此优秀,其性能又怎能甘居下风。由于底层通讯方式完全是 C 语言编写,然后利用 JNI 机制进行处理,所以整体的性能可以说是达到了原生 C 语言性能的强悍程度。说道 JNI,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详细说一下,他是我们利用 Java 直接调用 C 语言原生代码的关键。JNI,全称为Java Native Interface,翻译过来就是 Java 本地接口,他是 Java 调用 C 语言的一套规范。具体来看看怎么做的吧。步骤一,先来写一个简单的 Java 调用函数:/** * @author shichaoyang * @Description: 数据同步器 * @date 2020-10-14 19:41 */ public class DataSynchronizer { /** * 加载本地底层C实现库 */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synchronizer"); } /** * 底层数据同步方法 */ private native String syncData(String status); /** * 程序启动,调用底层数据同步方法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rst = new DataSynchronizer().syncData("ProcessStep2"); System.out.println("The execute result from C is : " + rst); } }可以看出,是一个非常简单的 Java 类,此类中,syncData 方法前面带了 native 修饰,代表此方法最终将会调用底层 C 语言实现。main 方法是启动类,将 C 语言执行的结果接收并打印出来。然后,打开我们的 Linux 环境,这里由于我用的是 linux mint,依次执行如下命令来设置环境:执行apt install default-jdk 安装java环境,安装完毕。 通过update-alternatives --list java 获取java安装路径,这里为:/usr/lib/jvm/java-11-openjdk-amd64 设置java环境变量 export JAVA_HOME=/usr/lib/jvm/java-11-openjdk-amd64 环境设置完毕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下一步了。步骤二,编译,首先,进入到代码 DataSynchronizer.c 所在的目录,然后运行如下命令来编译 Java 源码:javac -h . DataSynchronizer.java编译完毕之后,可以看到当前目录出现了如下几个文件:其中 DataSynchronizer.h 是生成的头文件,这个文件尽量不要修改,整体内容如下:/* DO NOT EDIT THIS FILE - it is machine generated */ #include <jni.h> /* Header for class DataSynchronizer */ #ifndef _Included_DataSynchronizer #define _Included_DataSynchronizer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 Class: DataSynchronizer * Method: syncData * Signature: (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 */ JNIEXPORT jstring JNICALL Java_DataSynchronizer_syncData (JNIEnv *, jobject, jstring);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其中 JNIEXPORT jstring JNICALL Java_DataSynchronizer_syncData 方法,就是给我们生成的本地 C 语言方法,我们这里只需要创建一个 C 语言文件,名称为 DataSynchronizer.c。将此头文件加载进来,实现此方法即可:#include <jni.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DataSynchronizer.h" JNIEXPORT jstring JNICALL Java_DataSynchronizer_syncData(JNIEnv *env, jobject obj, jstring str) { // Step 1: Convert the JNI String (jstring) into C-String (char*) const char *inCStr = (*env)->GetStringUTFChars(env, str, NULL); if (NULL == inCStr) { return NULL; } // Step 2: Perform its intended operations printf("In C, the received string is: %s\n", inCStr); (*env)->ReleaseStringUTFChars(env, str, inCStr); // release resources // Prompt user for a C-string char outCStr[128]; printf("Enter a String: "); scanf("%s", outCStr); // Step 3: Convert the C-string (char*) into JNI String (jstring) and return return (*env)->NewStringUTF(env, outCStr);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JNIEnv* 变量,实际上指的是当前的 JNI 环境。而 jobject 变量则类似 Java 中的 this 关键字。jstring 则是 C 语言层面上的字符串,相当于 Java 中的 String。整体对应如下:最后,我们来编译一下:gcc -fPIC -I"$JAVA_HOME/include" -I"$JAVA_HOME/include/linux" -shared -o libsynchronizer.so DataSynchronizer.c编译完毕后,可以看到当前目录下又多了一个 libsynchronizer.so 文件(这个文件类似 Windows 上编译后生成的 .dll 类库文件):此时我们可以运行了,运行如下命令进行运行:java -Djava.library.path=. DataSynchronizer得到结果如下:java -Djava.library.path=. DataSynchronizer In C, the received string is: ProcessStep2 Enter a String: sdfsdf The execute result from C is : sdfsdf从这里看到,我们正确的通过 java jni 技术,调用了 C 语言底层的逻辑,然后获取到结果,打印了出来。在 Netty 中,也是利用了 jni 的技术,然后通过调用底层的 C 语言逻辑实现,来实现高效的网络通讯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扒拉下 Netty 源码,在 transport-native-epoll 模块中,就可以见到具体的实现方法了。IO 多路复用模型石中剑,之所以能荡平英格兰全境,自然有其最强悍的地方。相应的,Netty,则也是不遑多让,之所以能够被各大知名的组件所采用,自然也有其最强悍的地方,而本章节的 IO 多路复用模型,则是其强悍的理由之一。在说 IO 多路复用模型之前,我们先来大致了解下 Linux 文件系统。在 Linux 系统中,不论是你的鼠标,键盘,还是打印机,甚至于连接到本机的 socket client 端,都是以文件描述符的形式存在于系统中,诸如此类,等等等等。所以可以这么说,一切皆文件。来看一下系统定义的文件描述符说明:从上面的列表可以看到,文件描述符 0,1,2 都已经被系统占用了,当系统启动的时候,这三个描述符就存在了。其中 0 代表标准输入,1 代表标准输出,2 代表错误输出。当我们创建新的文件描述符的时候,就会在 2 的基础上进行递增。可以这么说,文件描述符是为了管理被打开的文件而创建的系统索引,他代表了文件的身份 ID。对标 Windows 的话,你可以认为和句柄类似,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一些。由于网上对 Linux 文件这块的原理描述的文章已经非常多了,所以这里我不再做过多的赘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从 Wikipedia 翻阅一下。由于这块内容比较复杂,不属于本文普及的内容,建议读者另行自研。select 模型此模型是 IO 多路复用的最早期使用的模型之一,距今已经几十年了,但是现在依旧有不少应用还在采用此种方式,可见其长生不老。首先来看下其具体的定义(来源于 man 二类文档):int select(int nfds, fd_set *readfds, fd_set *writefds, fd_set *errorfds, struct timeval *timeout);这里解释下其具体参数:参数一:nfds,也即 maxfd,最大的文件描述符递增一。这里之所以传最大描述符,为的就是在遍历 fd_set 的时候,限定遍历范围。参数二:readfds,可读文件描述符集合。参数三:writefds,可写文件描述符集合。参数四:errorfds,异常文件描述符集合。参数五:timeout,超时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没有检测到描述符被触发,则返回。下面的宏处理,可以对 fd_set 集合(准确的说是 bitmap,一个描述符有变更,则会在描述符对应的索引处置 1)进行操作:FD_CLR(inr fd,fd_set* set) :用来清除描述词组 set 中相关 fd 的位,即 bitmap 结构中索引值为 fd 的值置为 0。FD_ISSET(int fd,fd_set *set):用来测试描述词组 set 中相关 fd 的位是否为真,即 bitmap 结构中某一位是否为 1。FD_SET(int fd,fd_set*set):用来设置描述词组 set 中相关 fd 的位,即将 bitmap 结构中某一位设置为 1,索引值为 fd。FD_ZERO(fd_set *set):用来清除描述词组 set 的全部位,即将 bitmap 结构全部清零。首先来看一段服务端采用了 select 模型的示例代码://创建server端套接字,获取文件描述符 int listenfd = socket(PF_INET,SOCK_STREAM,0); if(listenfd < 0) return -1; //绑定服务器 bind(listenfd,(struct sockaddr*)&address,sizeof(address)); //监听服务器 listen(listenfd,5);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 socklen_t addr_len = sizeof(client); //接收客户端连接 int connfd = accept(listenfd,(struct sockaddr*)&client,&addr_len); //读缓冲区 char buff[1024]; //读文件操作符 fd_set read_fds; while(1) { memset(buff,0,sizeof(buff)); //注意:每次调用select之前都要重新设置文件描述符connfd,因为文件描述符表会在内核中被修改 FD_ZERO(&read_fds); FD_SET(connfd,&read_fds); //注意:select会将用户态中的文件描述符表放到内核中进行修改,内核修改完毕后再返回给用户态,开销较大 ret = select(connfd+1,&read_fds,NULL,NULL,NULL); if(ret < 0) { printf("Fail to select!\n"); return -1; } //检测文件描述符表中相关请求是否可读 if(FD_ISSET(connfd, &read_fds)) { ret = recv(connfd,buff,sizeof(buff)-1,0); printf("receive %d bytes from client: %s \n",ret,buff); } }上面的代码我加了比较详细的注释了,大家应该很容易看明白,说白了大概流程其实如下:首先,创建 socket 套接字,创建完毕后,会获取到此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然后,bind 到指定的地址进行监听 listen。这样,服务端就在特定的端口启动起来并进行监听了。之后,利用开启 accept 方法来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一旦有客户端连接,则将获取到当前客户端连接的 connection 文件描述符。双方建立连接之后,就可以进行数据互传了。需要注意的是,在循环开始的时候,务必每次都要重新设置当前 connection 的文件描述符,是因为文件描描述符表在内核中被修改过,如果不重置,将会导致异常的情况。重新设置文件描述符后,就可以利用 select 函数从文件描述符表中,来轮询哪些文件描述符就绪了。此时系统会将用户态的文件描述符表发送到内核态进行调整,即将准备就绪的文件描述符进行置位,然后再发送给用户态的应用中来。用户通过 FD_ISSET 方法来轮询文件描述符,如果数据可读,则读取数据即可。举个例子,假设此时连接上来了 3 个客户端,connection 的文件描述符分别为 4,8,12。那么其 read_fds 文件描述符表(bitmap 结构)的大致结构为 00010001000100000....0。由于 read_fds 文件描述符的长度为 1024 位,所以最多允许 1024 个连接。而在 select 的时候,涉及到用户态和内核态的转换,所以整体转换方式如下:所以,综合起来,select 整体还是比较高效和稳定的,但是呈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少。这些问题进一步限制了其性能发挥:文件描述符表为 bitmap 结构,且有长度为 1024 的限制。fdset 无法做到重用,每次循环必须重新创建。频繁的用户态和内核态拷贝,性能开销较大。需要对文件描述符表进行遍历,O(n) 的轮询时间复杂度。poll 模型考虑到 select 模型的几个限制,后来进行了改进,这也就是 poll 模型,既然是 select 模型的改进版,那么肯定有其亮眼的地方,一起来看看吧。当然,这次我们依旧是先翻阅 linux man 二类文档,因为这是官方的文档,对其有着最为精准的定义。int poll(struct pollfd *fds, nfds_t nfds, int timeout);其实,从运行机制上说来,poll 所做的功能和 select 是基本上一样的,都是等待并检测一组文件描述符就绪,然后在进行后续的 IO 处理工作。只不过不同的是,select 中,采用的是 bitmap 结构,长度限定在 1024 位的文件描述符表,而 poll 模型则采用的是 pollfd 结构的数组 fds。也正是由于 poll 模型采用了数组结构,则不会有 1024 长度限制,使其能够承受更高的并发。pollfd 结构内容如下:struct pollfd { int fd; /* 文件描述符 */ short events; /* 关心的事件 */ short revents; /* 实际返回的事件 */ };从上面的结构可以看出,fd 很明显就是指文件描述符,也就是当客户端连接上来后,fd 会将生成的文件描述符保存到这里。而 events 则是指用户想关注的事件;revents 则是指实际返回的事件,是由系统内核填充并返回,如果当前的 fd 文件描述符有状态变化,则 revents 的值就会有相应的变化。events 事件列表如下:revents 事件列表如下:从列表中可以看出,revents 是包含 events 的。接下来结合示例来看一下://创建server端套接字,获取文件描述符 int listenfd = socket(PF_INET,SOCK_STREAM,0); if(listenfd < 0) return -1; //绑定服务器 bind(listenfd,(struct sockaddr*)&address,sizeof(address)); //监听服务器 listen(listenfd,5); struct pollfd pollfds[1]; socklen_t addr_len = sizeof(client); //接收客户端连接 int connfd = accept(listenfd,(struct sockaddr*)&client,&addr_len); //放入fd数组 pollfds[0].fd = connfd; pollfds[0].events = POLLIN; //读缓冲区 char buff[1024]; //读文件操作符 fd_set read_fds; while(1) { memset(buff,0,sizeof(buff)); /** ** SELECT模型专用 ** 注意:每次调用select之前都要重新设置文件描述符connfd,因为文件描述符表会在内核中被修改 ** FD_ZERO(&read_fds); ** FD_SET(connfd,&read_fds); ** 注意:select会将用户态中的文件描述符表放到内核中进行修改,内核修改完毕后再返回给用户态,开销较大 ** ret = select(connfd+1,&read_fds,NULL,NULL,NULL); **/ ret = poll(pollfds, 1, 1000); if(ret < 0) { printf("Fail to poll!\n"); return -1; } /** ** SELECT模型专用 ** 检测文件描述符表中相关请求是否可读 ** if(FD_ISSET(connfd, &read_fds)) ** { ** ret = recv(connfd,buff,sizeof(buff)-1,0); ** printf("receive %d bytes from client: %s \n",ret,buff); ** } **/ //检测文件描述符数组中相关请求 if(pollfds[0].revents & POLLIN){ pollfds[0].revents = 0; ret = recv(connfd,buff,sizeof(buff)-1,0); printf("receive %d bytes from client: %s \n",ret,buff); } }由于源码中,我做了比较详细的注释,同时将和 select 模型不一样的地方都列了出来,这里就不再详细解释了。总体说来,poll 模型比 select 模型要好用一些,去掉了一些限制,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如下的问题:用户态和内核态仍需要频繁切换,因为 revents 的赋值是在内核态进行的,然后再推送到用户态,和 select 类似,整体开销较大。仍需要遍历数组,时间复杂度为 O(N)。epoll 模型如果说 select 模型和 poll 模型是早期的产物,在性能上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那么自 Linux 2.6 之后新增的 epoll 模型,则彻底解决了性能问题,一举使得单机承受百万并发的课题变得极为容易。现在可以这么说,只需要一些简单的设置更改,然后配合上 epoll 的性能,实现单机百万并发轻而易举。同时,由于 epoll 整体的优化,使得之前的几个比较耗费性能的问题不再成为羁绊,所以也成为了 Linux 平台上进行网络通讯的首选模型。讲解之前,还是 linux man 文档镇楼:linux man epoll 4 类文档 linux man epoll 7 类文档,俩文档结合着读,会对 epoll 有个大概的了解。和之前提到的 select 和 poll 不同的是,此二者皆属于系统调用函数,但是 epoll 则不然,他是存在于内核中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 epoll_create,epoll_ctl 及 epoll_wait 三个函数结合来对此数据结构进行操控。说到 epoll_create 函数,其作用是在内核中创建一个 epoll 数据结构实例,然后将返回此实例在系统中的文件描述符。此 epoll 数据结构的组成其实是一个链表结构,我们称之为 interest list,里面会注册连接上来的 client 的文件描述符。其简化工作机制如下:说道 epoll_ctl 函数,其作用则是对 epoll 实例进行增删改查操作。有些类似我们常用的 CRUD 操作。这个函数操作的对象其实就是 epoll 数据结构,当有新的 client 连接上来的时候,他会将此 client 注册到 epoll 中的 interest list 中,此操作通过附加 EPOLL_CTL_ADD 标记来实现。当已有的 client 掉线或者主动下线的时候,他会将下线的 client从epoll 的 interest list 中移除,此操作通过附加 EPOLL_CTL_DEL 标记来实现。当有 client 的文件描述符有变更的时候,他会将 events 中的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进行更新,此操作通过附加 EPOLL_CTL_MOD 来实现。当 interest list 中有 client 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进行 IO 操作的时候,他会将这些 clients 拿出来,然后放到一个新的 ready list 里面。其简化工作机制如下:说道 epoll_wait 函数,其作用就是扫描 ready list,处理准备就绪的 client IO,其返回结果即为准备好进行 IO 的 client 的个数。通过遍历这些准备好的 client,就可以轻松进行 IO 处理了。上面这三个函数是 epoll 操作的基本函数,但是,想要彻底理解 epoll,则需要先了解这三块内容,即:inode,链表,红黑树。在 Linux 内核中,针对当前打开的文件,有一个 open file table,里面记录的是所有打开的文件描述符信息;同时也有一个 inode table,里面则记录的是底层的文件描述符信息。这里假如文件描述符 B fork 了文件描述符 A,虽然在 open file table 中,我们看新增了一个文件描述符 B,但是实际上,在 inode table 中,A 和 B 的底层是一模一样的。这里,将 inode table 中的内容理解为 Windows 中的文件属性,会更加贴切和易懂。这样存储的好处就是,无论上层文件描述符怎么变化,由于 epoll 监控的数据永远是 inode table 的底层数据,那么我就可以一直能够监控到文件的各种变化信息,这也是 epoll 高效的基础。简化流程如下:数据存储这块解决了,那么针对连接上来的客户端 socket,该用什么数据结构保存进来呢?这里用到了红黑树,由于客户端 socket 会有频繁的新增和删除操作,而红黑树这块时间复杂度仅仅为 O(logN),还是挺高效的。有人会问为啥不用哈希表呢?当大量的连接频繁的进行接入或者断开的时候,扩容或者其他行为将会产生不少的 rehash 操作,而且还要考虑哈希冲突的情况。虽然查询速度的确可以达到 o(1),但是 rehash 或者哈希冲突是不可控的,所以基于这些考量,我认为红黑树占优一些。客户端 socket 怎么管理这块解决了,接下来,当有 socket 有数据需要进行读写事件处理的时候,系统会将已经就绪的 socket 添加到双向链表中,然后通过 epoll_wait 方法检测的时候。其实检查的就是这个双向链表,由于链表中都是就绪的数据,所以避免了针对整个客户端 socket 列表进行遍历的情况,使得整体效率大大提升。整体的操作流程为:首先,利用 epoll_create 在内核中创建一个 epoll 对象。其实这个 epoll 对象,就是一个可以存储客户端连接的数据结构。然后,客户端 socket 连接上来,会通过 epoll_ctl 操作将结果添加到 epoll 对象的红黑树数据结构中。然后,一旦有 socket 有事件发生,则会通过回调函数将其添加到 ready list 双向链表中。最后,epoll_wait 会遍历链表来处理已经准备好的 socket,然后通过预先设置的水平触发或者边缘触发来进行数据的感知操作。从上面的细节可以看出,由于 epoll 内部监控的是底层的文件描述符信息,可以将变更的描述符直接加入到 ready list,无需用户将所有的描述符再进行传入。同时由于 epoll_wait 扫描的是已经就绪的文件描述符,避免了很多无效的遍历查询,使得 epoll 的整体性能大大提升,可以说现在只要谈论 Linux 平台的 IO 多路复用,epoll 已经成为了不二之选。水平触发和边缘触发上面说到了 epoll,主要讲解了 client 端怎么连进来,但是并未详细的讲解 epoll_wait 怎么被唤醒的,这里我将来详细的讲解一下。水平触发,意即 Level Trigger,边缘触发,意即 Edge Trigger,如果单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则不太容易,但是如果将硬件设计中的水平沿,上升沿,下降沿的概念引进来,则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将上图中的方块看做是 buffer 的话,那么理解起来则就更加容易了,比如针对水平触发,buffer 只要是一直有数据,则一直通知;而边缘触发,则 buffer 容量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会通知。虽然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但是实际上,其细节处理部分,比图示中展现的更加精细,这里来详细的说一下。①边缘触发针对读操作,也就是当前 fd 处于 EPOLLIN 模式下,即可读。此时意味着有新的数据到来,接收缓冲区可读,以下 buffer 都指接收缓冲区:buffer 由空变为非空,意即有数据进来的时候,此过程会触发通知:buffer 原本有些数据,这时候又有新数据进来的时候,数据变多,此过程会触发通知:buffer 中有数据,此时用户对操作的 fd 注册 EPOLL_CTL_MOD 事件的时候,会触发通知:针对写操作,也就是当前 fd 处于 EPOLLOUT 模式下,即可写。此时意味着缓冲区可以写了,以下 buffer 都指发送缓冲区:buffer 满了,这时候发送出去一些数据,数据变少,此过程会触发通知:buffer 原本有些数据,这时候又发送出去一些数据,数据变少,此过程会触发通知:这里就是 ET 这种模式触发的几种情形,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接收缓冲区或者发送缓冲区的状态变化来进行的。晦涩难懂?不存在的,举个栗子:在服务端,我们开启边缘触发模式,然后将 buffer size 设为 10 个字节,来看看具体的表现形式。服务端开启,客户端连接,发送单字符 A 到服务端,输出结果如下:-->ET Mode: it was triggered once get 1 bytes of content: A -->wait to read!可以看到,由于 buffer 从空到非空,边缘触发通知产生,之后在 epoll_wait 处阻塞,继续等待后续事件。这里我们变一下,输入 ABCDEFGHIJKLMNOPQ,可以看到,客户端发送的字符长度超过了服务端 buffer size,那么输出结果将是怎么样的呢?-->ET Mode: it was triggered once get 9 bytes of content: ABCDEFGHI get 8 bytes of content: JKLMNOPQ -->wait to read!可以看到,这次发送,由于发送的长度大于 buffer size,所以内容被折成两段进行接收,由于用了边缘触发方式,buffer 的情况是从空到非空,所以只会产生一次通知。②水平触发水平触发则简单多了,他包含了边缘触发的所有场景,简而言之如下:当接收缓冲区不为空的时候,有数据可读,则读事件会一直触发:当发送缓冲区未满的时候,可以继续写入数据,则写事件一直会触发:同样的,为了使表达更清晰,我们也来举个栗子,按照上述入输入方式来进行。服务端开启,客户端连接并发送单字符 A,可以看到服务端输出情况如下:-->LT Mode: it was triggered once! get 1 bytes of content: A这个输出结果,毋庸置疑,由于 buffer 中有数据,所以水平模式触发,输出了结果。服务端开启,客户端连接并发送 ABCDEFGHIJKLMNOPQ,可以看到服务端输出情况如下:-->LT Mode: it was triggered once! get 9 bytes of content: ABCDEFGHI -->LT Mode: it was triggered once! get 8 bytes of content: JKLMNOPQ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由于 buffer 中数据读取完毕后,还有未读完的数据,所以水平模式会一直触发,这也是为啥这里水平模式被触发了两次的原因。有了这两个栗子的比对,不知道聪明的你,get 到二者的区别了吗?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实际上 LT 更易用一些,毕竟系统帮助我们做了大部分校验通知工作,之前提到的 SELECT 和 POLL,默认采用的也都是这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有成千上万个客户端连接上来开始进行数据发送,由于 LT 的特性,内核会频繁的处理通知操作,导致其相对于 ET 来说,比较的耗费系统资源,所以,随着客户端的增多,其性能也就越差。而边缘触发,由于监控的是 FD 的状态变化,所以整体的系统通知并没有那么频繁,高并发下整体的性能表现也要好很多。但是由于此模式下,用户需要积极的处理好每一笔数据,带来的维护代价也是相当大的,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出错。所以使用起来须要非常小心才行。至于二者如何抉择,诸位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行文到这里,关于 epoll 的讲解基本上完毕了,大家从中是不是学到了很多干货呢?由于从 Netty 研究到 linux epoll 底层,其难度非常大,可以用曲高和寡来形容,所以在这块探索的文章是比较少的,很多东西需要自己照着 man 文档和源码一点一点的琢磨(linux 源码详见 eventpoll.c 等)。这里我来纠正一下搜索引擎上,说 epoll 高性能是因为利用 mmap 技术实现了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内存共享,所以性能好。我前期被这个观点误导了好久,后来下来了 Linux 源码,翻了一下,并没有在 epoll 中翻到 mmap 的技术点,所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些错误观点的文章,国内不少,国外也不少,希望大家能审慎抉择,避免被错误带偏。所以,epoll 高性能的根本就是,其高效的文件描述符处理方式加上颇具特性边的缘触发处理模式,以极少的内核态和用户态的切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并发。手写 epoll 服务端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 epoll 之剑怎么嵌入到石头中的,现在就让我们不妨尝试着拔一下看看。手写 epoll 服务器,具体细节如下(非 C 语言 coder,代码有参考):#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ys/epoll.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tdbool.h> #define MAX_EVENT_NUMBER 1024 //事件总数量 #define BUFFER_SIZE 10 //缓冲区大小,这里为10个字节 #define ENABLE_ET 0 //ET模式 /* 文件描述符设为非阻塞状态 * 注意:这个设置很重要,否则体现不出高性能 */ int SetNonblocking(int fd) { int old_option = fcntl(fd, F_GETFL); int new_option = old_option | O_NONBLOCK; fcntl(fd, F_SETFL, new_option); return old_option; } /* 将文件描述符fd放入到内核中的epoll数据结构中并将fd设置为EPOLLIN可读,同时根据ET开关来决定使用水平触发还是边缘触发模式 * 注意:默认为水平触发,或上EPOLLET则为边缘触发 */ void AddFd(int epoll_fd, int fd, bool enable_et) {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为当前fd设置事件 event.data.fd = fd; //指向当前fd event.events = EPOLLIN; //使得fd可读 if(enable_et) { event.events |= EPOLLET; //设置为边缘触发 } epoll_ctl(epoll_fd, EPOLL_CTL_ADD, fd, &event); //将fd添加到内核中的epoll实例中 SetNonblocking(fd); //设为非阻塞模式 } /* LT水平触发 * 注意:水平触发简单易用,性能不高,适合低并发场合 * 一旦缓冲区有数据,则会重复不停的进行通知,直至缓冲区数据读写完毕 */ void lt_process(struct epoll_event* events, int number, int epoll_fd, int listen_fd) { char buf[BUFFER_SIZE]; int i; for(i = 0; i < number; i++) //已经就绪的事件,这些时间可读或者可写 { int sockfd = events[i].data.fd; //获取描述符 if(sockfd == listen_fd) //如果监听类型的描述符,则代表有新的client接入,则将其添加到内核中的epoll结构中 {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ess; socklen_t client_addrlength = sizeof(client_address); int connfd = accept(listen_fd, (struct sockaddr*)&client_address, &client_addrlength); //创建连接并返回文件描述符(实际进行的三次握手过程) AddFd(epoll_fd, connfd, false); //添加到epoll结构中并初始化为LT模式 } else if(events[i].events & EPOLLIN) //如果客户端有数据过来 { printf("-->LT Mode: it was triggered once!\n"); memset(buf, 0, BUFFER_SIZE); int ret = recv(sockfd, buf, BUFFER_SIZE - 1, 0); if(ret <= 0) //读取数据完毕后,关闭当前描述符 { close(sockfd); continue; } printf("get %d bytes of content: %s\n", ret, buf); } else { printf("something unexpected happened!\n"); } } } /* ET Work mode features: efficient but potentially dangerous */ /* ET边缘触发 * 注意:边缘触发由于内核不会频繁通知,所以高效,适合高并发场合,但是处理不当将会导致严重事故 其通知机制和触发方式参见之前讲解,由于不会重复触发,所以需要处理好缓冲区中的数据,避免脏读脏写或者数据丢失等 */ void et_process(struct epoll_event* events, int number, int epoll_fd, int listen_fd) { char buf[BUFFER_SIZE]; int i; for(i = 0; i < number; i++) { int sockfd = events[i].data.fd; if(sockfd == listen_fd) //如果有新客户端请求过来,将其添加到内核中的epoll结构中并默认置为ET模式 {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ess; socklen_t client_addrlength = sizeof(client_address); int connfd = accept(listen_fd, (struct sockaddr*)&client_address, &client_addrlength); AddFd(epoll_fd, connfd, true); } else if(events[i].events & EPOLLIN) //如果客户端有数据过来 { printf("-->ET Mode: it was triggered once\n"); while(1) //循环等待 { memset(buf, 0, BUFFER_SIZE); int ret = recv(sockfd, buf, BUFFER_SIZE - 1, 0); if(ret < 0) { if(errno == EAGAIN || errno == EWOULDBLOCK) //通过EAGAIN检测,确认数据读取完毕 { printf("-->wait to read!\n"); break; } close(sockfd); break; } else if(ret == 0) //数据读取完毕,关闭描述符 { close(sockfd); } else //数据未读取完毕,继续读取 { printf("get %d bytes of content: %s\n", ret, buf); } } } else { printf("something unexpected happened!\n"); }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onst char* ip = "10.0.76.135"; int port = 9999; //套接字设置这块,参见https://www.gta.ufrj.br/ensino/eel878/sockets/sockaddr_inman.html int ret = -1; struct sockaddr_in address; bzero(&address, sizeof(address)); address.sin_family = AF_INET; inet_pton(AF_INET, ip, &address.sin_addr); address.sin_port = htons(port); int listen_fd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创建套接字并返回描述符 if(listen_fd < 0) { printf("fail to create socket!\n"); return -1; } ret = bind(listen_fd, (struct sockaddr*)&address, sizeof(address)); //绑定本机 if(ret == -1) { printf("fail to bind socket!\n"); return -1; } ret = listen(listen_fd, 5); //在端口上监听 if(ret == -1) { printf("fail to listen socket!\n"); return -1; }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s[MAX_EVENT_NUMBER]; int epoll_fd = epoll_create(5); //在内核中创建epoll实例,flag为5只是为了分配空间用,实际可以不用带 if(epoll_fd == -1) { printf("fail to create epoll!\n"); return -1; } AddFd(epoll_fd, listen_fd, true); //添加文件描述符到epoll对象中 while(1) { int ret = epoll_wait(epoll_fd, events, MAX_EVENT_NUMBER, -1); //拿出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并进行处理 if(ret < 0) { printf("epoll failure!\n"); break; } if(ENABLE_ET) //ET处理方式 { et_process(events, ret, epoll_fd, listen_fd); } else //LT处理方式 { lt_process(events, ret, epoll_fd, listen_fd); } } close(listen_fd); //退出监听 return 0; }详细的注释我都已经写上去了,这就是整个 epoll server 端全部源码了,仅仅只有 200 行左右,是不是很惊讶。 感谢各位的阅读!关于“Netty中异步模型的示例分析”这篇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让大家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吧!...
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Java 8 中怎么实现一个 Mybatis注解代码生成工具,内容非常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MybatisAnnotationToolsMybatisAnnotationTools 是基于 Java8 开发的一款可以用于自动化生成 MyBatis 注解类的工具,支持配置数据源、类路径,表名去前缀、指定类名前后缀等功能。同时支持 Java 8 和 Mybatis 3.5+ 的一些新特性,比如时间类 LocalDateTime/LocalDate 、接口方法返回 Optional 等。此工具生成的代码是基于注解的 Mybatis 接口方法,所以不会生成 XML 配置文件。源码地址:Github 地址 代码比较简单,总共 700 多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看看互相交流学习。功能:1.自动生成 PO 和 DAO 的 Java 类,DAO 支持分页查询、根据 id 查询、单个插入、批量插入、更新、单个删除、批量删除。Java 文件UserDao.java 内容如下(可以通过修改模板类来改变样式,后面会讲到模板):@Mapperpublic interface UserDao extends BaseDao<UserDao> { /** 分页查询 */ @Select("select * from t_user limit #{page.currentPage}, #{page.pageSize}") List<UserPO> listByPage(@Param("page") Page page); /** 根据id查询 */ @Select("select * from t_user where id = #{id}") Optional<UserPO> getById(Serializable id); /** 单个插入 */ @Insert("insert into t_user(id, name, gender, birthday, address, create_time, update_time) values(#{id}, #{name}, #{gender}, #{birthday}, #{address}, #{createTime}, #{updateTime})") void save(UserPO po); /** 批量插入 */ @Insert("<script>insert into t_user(id, name, gender, birthday, address, create_time, update_time) values " + "<foreach collection='list' index='index' item='n' separator=','> " + "(#{n.id}, #{n.name}, #{n.gender}, #{n.birthday}, #{n.address}, #{n.createTime}, #{n.updateTime})" + "</foreach></script>") void saveBatch(@Param("list") List<UserPO> list); /** 更新 */ @Update("update t_user set id = #{id}, name = #{name}, gender = #{gender}, birthday = #{birthday}, address = #{address}, create_time = #{createTime}, update_time = #{updateTime} where id = #{id}") void update(UserPO po); /** 单个删除 */ @Delete("delete from t_user where id = #{id}") void remove(Serializable id); /** 批量删除 */ @Delete("<script>delete from t_user where id in " + "<foreach collection='ids' index='index' item='id' open='(' separator=',' close=')'>" + "#{id}" + "</foreach></script>") void removeByIds(@Param("ids") Set<Serializable> ids); /** 统计 */ @Select("select count(*) from t_user") int count(); }2.可配置application.properties# MySQL 连接配置mysql.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mysql.datasource.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useSSL=falsemysql.datasource.username=rootmysql.datasource.password=# 表前缀,生成类时会去掉这个前缀mysql.datasource.table.prefix=t_# 是否要生成 POjava.model.enable=true# PO 包路径java.model.package=com.xxx.po# PO 类文件生成路径,"/"结尾java.model.src.folder=E:/CODE/github/po/# PO 类文件前缀java.model.prefix=# PO 类文件后缀java.model.suffix=PO# 是否要生成 DAOjava.dao.enable=true# DAO 包路径java.dao.package=com.xxx.dao# DAO 类文件生成路径,"/"结尾java.dao.src.folder=E:/CODE/github/dao/# DAO 类文件前缀java.dao.prefix=# DAO 类文件后缀java.dao.suffix=Dao如何使用?可以跳过下载和打包源码直接下载 jar 包•源码打包:1.在pom.xml文件目录下执行mvn clean package -Dmaven.test.skip=true2.在生成的target目录下取出可以直接执行的 jar 包:annotation-Tools-1.0-jar-with-dependencies.jar•执行 jar 包: 在上面这个 jar 包目录下执行java -jar annotation-Tools-1.0-jar-with-dependencies.jar即可执行默认配置;也可以把application.properties配置文件取出来修改,执行命令的时候在后面加上配置文件路径{文件路径}\application.properties来执行配置文件的位置。源码结构•main 启动类:Bootstrap.java•配置文件:resources/application.properties目录•模板文件位置:resources目录,这里能修改生成代码的模板例子有表t_student和t_user,用默认配置会在E:/CODE/github生成dao和po目录,里面的内容如下:├─dao│ BaseDao.java│ StudentDao.java│ UserDao.java│ └─po Page.java StudentPO.java UserPO.java关于Java 8 中怎么实现一个 Mybatis注解代码生成工具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