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Overlay文件系统是一种联合文件系统,它允许将多个目录(称为“层”)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视图。这种技术最初在Linux内核3.18版本中被引入,现在已经成为容器技术(如Docker)中常用的存储解决方案。以下是OverlayFS管理存储层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OverlayFS的组成
- Lowerdir(只读层):包含基础文件系统,所有其他文件系统都挂载在其上,包含了所有其他文件系统所没有的持久数据。
- Upperdir(读写层):容器数据修改保存的地方,用户对这部分数据的修改会直接反映在最终的文件系统中。
- Merged(最终呈现给用户的目录):包含了上层目录和下层目录的内容,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视图。
- Workdir(工作目录):用于存储临时文件和中间数据,在合并操作完成前,对这部分数据所做的修改都不会影响到最终的合并视图。
OverlayFS的工作原理
OverlayFS通过写时复制(Copy-on-Write, COW)机制来管理存储层。当用户对Upperdir中的文件进行修改时,OverlayFS会先将修改的内容复制到Upperdir中的一个临时位置,然后再进行写操作。如果Lowerdir中也存在同名文件,OverlayFS会使用一种称为“最后写入者胜出”的策略来处理冲突,即保留Upperdir中的文件,覆盖Lowerdir中的文件。
OverlayFS在容器技术中的应用
- Docker镜像存储:Docker镜像由多个层组成,每个层代表一次文件系统变更。OverlayFS将这些层叠加,用户看到的则是完整的、统一的文件系统,无需关注底层结构。
- 容器存储:当Docker从镜像创建一个容器时,它会在镜像的顶部添加一个可写层。OverlayFS将此可写层与镜像的只读层叠加在一起,创建一个统一的视图,容器可以在其中运行应用程序。
OverlayFS的优势
- 节省存储空间:通过只存储差异部分,减少了存储空间的需求。
- 支持镜像增量更新:只更新有变化的部分,提高了效率。
- 写时复制机制:只有当数据被修改时,才会复制到上层,提高了性能。
通过上述信息,我们可以看到Linux Overlay文件系统通过其独特的层叠机制,为容器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灵活的存储管理解决方案。
辰迅云「云服务器」,即开即用、新一代英特尔至强铂金CPU、三副本存储NVMe SSD云盘,价格低至29元/月。点击查看>>